叶檀:从四大行年报看金融机构四大隐忧
银行目前还在收获规模扩张的红利,如果不加快市场化,同质化竞争持续数年,银行的压力与成本将会大规模上升。
从年报看,中国各大银行去年取得了佳绩,利润上涨,而不良资产率维持在低位。
总体而言,大型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模式过于同质化,赢利模式未有根本转变,吸储成本上升,有向实体企业转嫁成本之嫌。
第一个隐忧,利息收入仍然是银行的收入主流,靠政策吃饭、靠扩大规模取胜的路径没有根本转变
工行利息净收入为3037.49亿元,增长23.6%;建行利息净收入2515亿元,增幅为18.70%;中行利息净收入1939.62亿元,增幅22.08%;农行利息净收入2421.52亿元,增长33.31%。
银行受益于存贷差的扩大,央行不加息而收紧银根,使资产丰富的银行有了贷款定价权,贷款价格普遍提升。如上调50个基点工行减少7亿的利息收入,占去年工行营收的0.19%,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二个隐忧,中间业务大幅增长,可能向实体企业转嫁成本
各大银行利润虽然同步上升,但前景各不相同,考虑到目前中国金融业处于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的关键时刻,因此中间业务收入以及具体的构成、成本的上升成为主要考量的指标。
四大行中体量最大、最能赚钱的是工商银行。根据3月30日公布的工行年报,工行的模式在发生转变,工行去年全年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7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19.13%,同比提高了1.31个百分点。其他银行情况类似。
大银行在传统的存贷差赢利模式下可以获得收益,在金融机构转型时可以获得中间业务的小银行头寸拆借等新收益,恐怕还有强行向企业提供中间服务的贡献。据报道,有银行人士证实,目前各银行的分支机构常见的情况是将部分利息收入转化至“顾问及咨询费”科目。这些表面上的顾问费,实际上是银行掌握贷款定价权下的摊派,从本质上看,更像传统业务的延续。
第三个隐忧,非员工费用上升
去年打响吸储大战,银行吸储成本大增,尤其到季末年末更是冲刺之时,存款亿元一天返回20万的新闻不绝于耳。从已经公布的银行年报看,各行非员工费用比较中期上升,说明银行为了吸储成本正在迅速增加,这一风险将在2011年充分暴露。
第四个隐忧,各行低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坏账风险,再融资之后对风险控制过于自信
按照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43.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率69.4%,比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各行的资本充足率仍然面临压力,因此在如此漂亮的年报背景下,派息率同时下降,建行、中行均拟下调2010年派息率,以便充实资本。
银行目前还在收获规模扩张的红利,如果不加快市场化,同质化竞争持续数年,银行的压力与成本将会大规模上升。
希望2011年是异质化扩张的开端之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叶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