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不是所有中国父母都采取严厉的育儿方式(图)

 2011-01-13 09:3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一些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具有创造力、自信、不要太执著于考试成绩。

中国,长期以来做父母的总是被劝告要强调纪律和权威。在诸如2000年出版的、由一位令人艳羡的被常青藤名校录取的学生的父母所著的指导人们如何教子的手册“哈佛女孩刘亦婷”之类的畅销书中,这样的观点得到支持。他们要其女儿做的性格塑造练习之一,就是让她两手握着冰块持续一段长时间。

然而近年来,鼓励父母培养孩子的独立与自信、而不是只注重孩子学业成绩的书籍,却变的越来越受欢迎。这些书籍反映了中产阶级家庭育儿方式的悄然变化,特别是在中国的发达城市里。

现在的一本育儿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由一所前北京公立学校的老师尹建莉所著。这本书2009年1月出版以来已售出2百万本。尹女士提倡倾听孩子的心声、发掘他们的潜力、不要强迫他们服从权威。

中国的父母很少质疑老师的决定,但尹女士有时会主动帮她女儿做家庭作业。有位老师曾要她女儿一晚上将同样的词语抄写十几遍,以此惩罚她没有记住它们。尹女士认为这样的做法会伤害孩子学习的乐趣。

另一本由孙瑞雪所著的畅销书“捕捉孩子的敏感期”遵循相似的方法。孙女士写道,她“努力帮助更多的父母理解他们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在爱与自由中健康成长。”这本书是她2000年出版的“爱与自由”的续集。那本书重点谈论发现孩子的“真正的天性,“这是由一位意大利内科医生和教育改革家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所提出的观点。

在“我的孩子是中等生”这本书中,作者方刚强调孩子不是非得考试拿最高分才能享有幸福、成功的人生。他写道,“我们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充满等级歧视的社会。”但是在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中,他质疑道,“多少人仍保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独特的性格?

这些书的很多读者——30至40岁的为人父母者——出生在1966~1976发生在中国的文革期间。那段艰难时期的混乱过后,传统的教育理念仍然持续。在学校,老师们继续以考试分数和是否服从命令来衡量学生。然而随着中国逐渐对世界开放,西方的教育理念已经广泛流传,很多父母已经开始质疑传统的方式。

如今在中国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网上出售的多数育儿畅销书,其作者都来自中国大陆之外,包括南韩、美国、台湾、日本、德国、和英国。美国进口的书籍包括有约翰•葛雷(John Gray)所著的“孩子来自天堂:养育具有合作精神、自信、善良的孩子的、积极的育儿技巧,”以及由阿黛拉•费博(Adele Faber)和艾琳•玛丽什(Elaine Mazlish)所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另一本畅销书,“做父亲,不许失败的创业”的作者之一阿历克斯•徐,是一位生于中国农村、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美国商人。他的女儿,阿什莉•徐,在美国出生和受教育。徐先生现在中国经营着一家连锁酒店和管理着几家跨国公司。他敦促父母们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根据孩子的兴趣、而不是根据自己对孩子的野心来为孩子选择辅助性的课后活动。

徐先生鼓励他的女儿阿什莉“象外国小孩一样自信,”抵制中国传统上一直强调的服从权威。孩子不应该傲慢,他说,但他们也不应该“过度谦虚”。(来源:华尔街日报)

点击查看原文


点击论坛原贴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论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