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称:“此前舆论界质疑温家宝‘作秀’、‘擅表演’的负面评语,则在这轮政改话题热中被快速消解,更多网民选择相信温家宝的诚意。”香港《星岛日报》署名纪晓华的评论称:一些极端自由派嘲讽他是‘政治影帝’,光说不练,但绝大多数人对他有一种理解的同情。如今他则是以‘政改总理’、 ‘民主旗手’的姿态亮相。”
台湾《联合报》的社论称:“温家宝的‘政治体制’改革谈话,纵然被讥为‘光说不练’这应仍可视为一种进步与提升。”香港《明报》分析,说五中全会对政改轻描淡写恐怕为时尚早。
不仅温家宝政改谈话这问题上,而是几乎所有关乎政体的重大事件上,大量的海外媒体都持鼓吹政改的立场。
只要不要被自己的政改激情支配而冲昏了头脑,就可以轻易看到官方意识形态话语对他本身格局:没有引导能力,从宪政到民生都是如此,不能对抗官僚集团既得利益自身运转的逻辑。政令已经不能出中南海。所以意识形态话语的变迁,不值得任何激动。所谓假大空的批判,不是白说的。
海外媒体政改报道,基本上属于猜测,而没有可靠的消息源,也就是不像民国的国内大报,与高层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海外媒体最严肃的政改报道和社论,都像娱乐报纸狗仔队挖空心思报道出来的花边。
即使他们有着紧密的联系,能与政治局常委接上头,可还是虚无处下赌注。因为在毛泽东和邓小平之后,中国再无政治家。只有政治家才能对继续急需解决而尚未解决的政治问题,承担责任和大规模推动。也就是说,包括胡温在内的政治局常委,都是官僚集团体系大机器的螺丝钉,都是处在科层体制之下,受到科层体制捆绑的小钉子。那么政改问题,谁都不可能负责,是为洋葱的空心。
用雷达搜索政改暗示,有点差异或者靠近,就欣喜若狂,大惊小怪,举轻若重,身如浮萍,这完全是小报的风范。说得再好听一些,这是在算命。这一些海外媒体,在涉及政改的新闻的时候,都是神棍巫师。
我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当评论海外媒体的政改幻想的时候,就指出这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海外媒体与西方跨国公司一样,骑墙在专制和西方文明底线中间,要么左右逢源,要么两头都吃亏。而政改是西方文明底线皱着眉头勉强可以接受,但是中共官僚集团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坚持政改的海外媒体,就是反共,意识形态上的政改宣传,包括温家宝的讲话,都会被强有力的排斥和删除,镇压。
植根于自由社会来谈政改,在西方看起来亲共,就在大陆成了反共,这是荒唐而吊诡的局面。而如今涉中报道中,唯一还算正面的就是政改。可是中共只会搞口头艺术,不搞实质性的,一次又一次地将海外媒体骗上去,然后抽掉楼梯, “骑虎难下”,成为“挺政改秀”“挺温秀”的主力,如果坚持下来,被选为奥斯卡第二影帝的日子,指日可待。
我撇掉中共通过收购来控制这个因素,假定媒体的经营与编辑有着一道防火墙。那么还是可以说,亲共格局不仅仅是海外媒体对中国出路的误判危机,而且是出于进入大陆市场的考虑,可是他们没有关注到,大陆官方对媒体的关注,是“形左实右”,保留强化左倾的形式形态或者政治正确,是为了攫取部门利益,尽可能实现寻租最大化,直接利益损益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是否政治正确,是否亲共颇为次要。例如亲共的默多克和凤凰卫视,也一直没有好果子吃,是因为他们的进入必然侵犯既得利益。
毛泽东对郭沫若说,留在党外,做外更大。也就是从意识形态渗透、宣传的角度出发,中共当局也会将着一些海外报纸,限制在海外,来统战港台人士亲共,这也是大外宣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一些报纸进入大陆,那么就丧失了统战意义。中共当局决不允许海外报纸进入国内。
非我组织之内,其心必异。中共有如此强烈的敌我之分,作为政治决断前提,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忽视这一点呢。中共最怕的,不是敌人,而是伪装成自己人的那一些人。所以最可笑的,就是认为伪装成中共内人,能保护自己。
构成海外媒体主笔或者主导性政治判断是中国大陆八十年代语境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着身为局外人却是局内人的亲善幻觉。八十年代知识分子有着从文革到改革的上升身位形成的虚幻同一质,和上升的可能性。他们不把自己当做共产党外人的,觉得改革还有希望。实际上,经过精神分析,他们的改革有希望,本质上是幻想进入体制和参与分赃。以这种希望来对改革希望进行鹊巢鸠占,以此维持了信心。
八十年代统治者因为文革,显得没有力量感,因为需要让人觉得与知识分子在合作,顺从民间的潮流,这不过是在委曲求全而已。所以让知识分子有与中共当局二位一体的幻觉,忘记了从来都是潜在敌对关系或者明白敌对关系的二者。八十年代与五十年代的知识分子良好幻觉,是同样的精神病。谁和你“我们”?在改革中本来就是同床异梦,一个要延续专政,一个要意淫自由。
目前能获得“自由”,是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特许的,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偶然的,不确定的成就,无法制度化。总体上还是猫手上待吃而玩弄的老鼠。老鼠不能自大,以为有了自由。还是应该按照猫的眼光认识自己是否有自由。
市场化媒体成都商报与南方报系,竞标《新闻周刊》非价格原因被拒绝,其原因在于尖锐地新闻价值对立。不管如何市场化,中国媒体都是有狼性的,如何伪装成羊都没用。如此一点,不管如何努力靠近,与西方自由媒体比较,都是人与神的不可跨越差距:渐进改直到地球毁灭,也不能抵达自由宪政,这是走路到月球。
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我们,八十年代知识分子他们玩的不是政治,不追求收益和进展。行为行动与目标之间的鸿沟,用幻想来填补。他们有着民主化进程中极权主义心理。
不会出于民意而政改也不会处于西方压力而政改。只有意外的天谴,例如大规模战争威胁、大规模灾害。只有神力,才能迫使政改。绝不会出于人力。因为中共极人力之大成,凡是人能够做的,都有办法应付。
海外报纸的读者,当然是当地的。他们有着强烈的资产阶级情绪,例如温和改良,来看待大陆政局,也希望大陆人民能如他们一般。可是他们是局外人,不知道局内人的水生火热,内心如焚,尤其是中国前途如同深渊就在眼前的时候。他们是“冬江水寒鸡不知”是后知后觉,因为没有切身的伤害。即使这一些海外媒体还是立足于海外读者,那么其网络版的读者,就应该是国内读者。那么网络版至少告别亲共格局。
在代理软件例如动态网没有广泛传播之前,或者翻墙尚未普遍之前,海外媒体成为国内渴望真相的民众的消息源,例如“杨锦麟读报”能在凤凰卫视占据收视率头把交椅,原因就在于此。可是动态网流行,翻墙成为常规动作,国外网络与国内市场化传媒和国内网络达成了一片,海外媒体就不再是消息源。打开了大门,就不要窗户。这时候海外媒体的重要性,就急剧下降。如果这时候,再以赞美政改的方式维持亲共格局,那么就丧失公信力。
编后按:大家可能逐渐都注意到一个趋势,海外亲共媒体已经从"小骂大帮忙"来忽悠读者,不得不走向“中骂大帮忙”。因为中共越来越天怒人怨,"小骂"已经失去读者,丧失公信力,无法“大帮忙”了。
- 关键字搜索:
- 中南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