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资助父母移民究竟好不好?
我们2003年8月向加拿大移民部正式递交资助我父母移民的申请,2008年1月父母拿到移民纸,2008年6月父母登陆加拿大。在长达4年半的等待过程中,我也像那些准备10月23日参加游行的很多人一样对加拿大移民部的处理速度感到不满,但父母登陆加拿大两年后的今天,我却对自己资助父母移民加拿大究竟是对父母好还是害了他们深感疑惑,因为父亲在加拿大住了不到1年就吵死吵活要回中国,理由是精神生活贫乏,隔三差五给先生写条子说随时会中风、发心脏病、脑溢血,所以我们只得安排他回中国。而最热衷出国的母亲去年9月初送父亲回国后今年2月回加拿大,这个月底又要飞回中国参加大学同学聚会。
为了帮母亲圆出国梦,我们2001年就准备资助父母移民,但当时父亲说他还没想好是不是来加拿大,这一想就过了两年,2003年时母亲说不等父亲了,她自己单独申请,但关键时刻父亲还是不想放弃,所以母亲是主申请。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很多朋友都跟我说父母来加拿大以后会有很多问题,我总是说:如果我不帮母亲圆出国梦,我永远都不会安心,我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作为女儿我必须也只能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但加拿大政府是不是批准他们来和他们来之后是否喜欢都不是我能控制的。果不其然,千辛万苦来到加拿大后父亲非常不喜欢加拿大的生活,在我看来母亲过得也不甚开心,在加拿大就思念中国的女儿,怀念中国的好,在中国又想念加拿大,我不知道是不是人在没有选择时会更安心快乐,选择多了反倒烦恼痛苦多。
我觉得父母移民加拿大后不管是父母还是作为子女的我们都需面对三大问题:
1.精神生活贫乏 我们父母那一辈英文好的很少,加上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以及和晚辈的代沟,父母在加拿大很难有他们满意的精神生活。虽然现在中文电视丰富多彩,但总也比不上那些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朋友;虽然电讯、网络资讯都十分发达,但能够运用自如以此打发时光的老人寥寥无几;子女们每天紧张工作后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能每天抽出时间陪老人说笑唠嗑、每个周末陪老人逛街游玩的子女恐怕也是屈指可数;而能跟祖父母用中文交流、愿意交流的孙辈更是极为稀有。大部分老人既缺乏与外界、与同龄人的交流也缺乏与晚辈的交流,所以很多父母评价他们在加拿大的生活跟坐牢一样,这跟我们希望和父母团聚、希望父母晚年生活轻松愉快似乎背道而驰。
2.医疗、看病 加拿大的公费医疗确实好,医疗水平、设施也都非常好,很多人觉得父母移民加拿大后可以尽情享受这份福利,但实际上父母要享受这份福利并不容易。首先要为父母找能讲国语的家庭医生,而且最好是周末也Open的医生,然后每次去看病都得子女预约、接送、陪同,做各种检查、化验时还必须派中英文都好的晚辈预约、陪同。在中国时很多可以老人自己做的事,来到加拿大后几乎是全要子女晚辈陪同,对于夫妇两人都有一份朝九晚五Full Time工作的子女来说,要陪父母做这些事情并不容易。最让中国来的老人难以忍受的是在加拿大每次看病都得预约、等待,如果要看专科医生,等待时间快的要几周,慢的要几个月,哪像在中国随时都可以看病做检查,很快就能得到检查结果、安排治疗。一个朋友的母亲癌症复发后马上回中国治疗,因为在加拿大要等,还因为不能住院治疗,必须每天送母亲去医院治疗,对于做朝九晚五Full Time工作、考勤又比较严格的朋友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我母亲总说如果她得了癌症就马上回中国治疗,不想在加拿大等死。实际上等待确症的时间对于中国来的老人来说同样是痛苦的煎熬。
3.与子女的相处 父母移民来加拿大后,有经济实力买房分开住的家庭很少,绝大多数父母都需要和子女住在一起,这就有了和成年子女以及子女一家相处的问题。父母来到加拿大因为没有自己的社会生活,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在子女和子女的家庭上,而子女大多已经在加拿大生活多年,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以及对下一代的教育都西化了不少,加上那十分西化的孙辈,以致父母与子女要相处融洽并不容易。子女不应该把父母当保姆,但父母成天无所事事坐在家里,等子女下班回家后再做饭吃饭,父母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没用日子很无聊;子女不应该让父母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但父母以家长自居,参与甚至干涉子女的生活,也会让子女苦不堪言,让媳妇或女婿难以忍受; 子女需要父母的关心爱护,但子女毕竟已经是成年人,再施以无微不至的关心会让子女感到窒息。凡事都有一个度,但凡事要做到适度很不易。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要念的经,要念好自己小家庭的经尚且不易,把大家庭的经念得和谐、人人满意就更不易。每个人都付出了努力,但结果未必让人满意。在亲身经历了那么多事以后,我反倒对资助父母移民来加拿大对于父母来说究竟好不好、是让他们的快乐多了还是让他们的痛苦担忧多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感到疑惑、困惑。
- 关键字搜索:
-
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