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替,又称角替,是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精华部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雀替是和传统建筑同生共长,密不可分的。
中国传统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以砖木结构为主要体系,采用的是“架构式”的原则。每个木构件用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结构科学紧密、具有极强负载能力的整体。“墙倒屋不塌”,是对这种结构的最好表述。正是这种特有的结构,才使古建筑木雕装饰成为了可能和发展,才能使我们有幸欣赏到玲珑剔透、异彩纷呈的雀替。
木雕在史前就已出现。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古文化遗址中就曾出土了诸多木雕器物。到商周时期,木雕艺术除器皿摆件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和建筑装饰。秦汉、唐宋时期,木雕艺术已日趋成熟。
中国传统建筑中檐下构件部分的雕刻最为突出,也是展示建筑雕刻的主要部位。雀替是传统建筑中位于檐下、柱头与梁枋交搭处的建筑构件,具有支撑和装饰两种功能。据推测,雀替是由拱形替木演变而来,最初是从柱内伸延出来承托额枋,有减少额枋的跨度,增大额枋榫子所受剪力及拉接额枋的作用。一般呈对称形式,就像展开的双翼附于柱的两侧。
楔头雀替和蝉肚雀替
宋代以前,雀替基本上是拱形替木,有两种基本形式:楔头雀替和蝉肚雀替。明以后逐渐运用雕刻工艺,但主要是卷草纹样,造型也相对单一。
到清代,雀替已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清式雀替做法是做半榫插入柱子,上侧楔置在额枋底面,上面雕饰花草、鸟兽以及人物等装饰,装饰作用也由此替代最初的实用功能。这种装饰功能的转变,以及上述的诸种原因,使传统建筑中的雀替产生了多种形式。跨度较小的两柱之间,两雀替较长,并对接起来,如山西祁县门楼的雀替称为“骑马雀替”。园林、民居廊下,玲珑精美的透空格子或花卉装饰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大式作法建筑中,梁与随梁枋之间还有隔架斗拱雀替。
雀替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精选材质,雕刻技法集深浅浮雕、镂雕、圆雕之大成。形式多种,兼容南北各派,既有宫廷雍容华贵风格,又有江南书卷之气以及各种民俗风格。简约而不简单,复杂而不杂乱,层次丰满而清晰。讲章法,讲布局,路径通明;或写实,或写意,风格多样;精致细腻,粗犷豪放。
雀替多种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是和社会的前进发展与时俱进的,雀替也在见证着历史的发展。
一件精美的雕饰雀替,绝不仅仅是可欣赏的建筑木雕艺术品,它有着更深厚的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学者曾将中国建筑的文化品格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意识;二是重伦理、淡宗教的思想;三是“亲地与恋木”的情结;四是达理而通情的技艺之美。上述文化观念在雀替的不断演变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因而,雀替的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包括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神话、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珍禽瑞兽、奇花异草,富有繁荣昌盛、前程锦绣、福禄寿喜、吉祥如意、避邪镇宅之寓意,具有教化意义。文物无价,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它是最可靠、最具体、最直接、最鲜活的历史见证。对我们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艺术,乃至研究中国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都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 关键字搜索:
- 我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