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增长2.8%,其中食品价格大幅上涨5.9%(鲜菜价格上涨24.9%,鲜果价格上涨16.4%),房地产价格暴增12.8%。
按照通胀理论,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出现的通胀,我们把他称为严重通货膨胀。如果当通货膨胀在消费领域普遍存在时,我们称之为全面通货膨胀。
那么,你对中国的通胀知多少哪?让我们通过以下的客观分析来告诉你。
1、用GDP体现经济增长无实际意义
首先,GDP的数字不可信。GDP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代名词,按照中国官方的统计一直在快速增长,而在经济增长条件下的一些反常经济现象,引来了国内外专家的质疑,1995年的调查证实工业增长被高估,而农民的收入也被高估,这两高带来的对通胀的抵消程度却因事过境迁而无人计算,换句话说,中国的通胀早已经被低估了。
其次,按照中国官方计算的GDP的增长是由资本等生产材料的增加而带来的,因成本增加而带来的产出在劳动生产率没有得到提高的情况下不会有大的增长,甚至有可能是负增长,这种没有产业经济上升的经济增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长,而在没有经济增长条件下的物价上升引起的通胀是显性通胀,是经济运行中的硬伤,他带来的是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2、平常百姓的通胀率是怎样在计算中被降低的?
平常百姓通常都有哪些消费?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而当那些与你的消费无关的项目,诸如私家车等被计算进去进行加权的时候,(也就是与其他项平均的时候),你真正所承受的物价上涨压力就被降低了。相对于GDP的高增长,中国人的工资增长少的可怜,加之别人的收入(公务员,垄断行业等收入)的提高也平均在了你头上,收入“被提高”,房价“被捂住”,价格“被降低”,一系列的“被”后掩盖着CPI的增长,这“被降低”的CPI怎能反映出你所实际承受的通胀的压力?平常百姓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还以为今天的生活困难是由于自己的无能造成的,其实是官方打肿脸充胖子造成的一个普遍现象。揭开这掩盖并不难,如果用民生通胀指数来测量的话,换句话说,只把平常百姓所消费的衣食住行这四项进行合理的加权计算的话,就能测算出生活水平和质量下降的程度。然而当官的追求的是业绩,是用数字反映出来的业绩,而非百姓的“幸福度”,那么你的通胀率只能“被降低”。由此不难看出,通胀程度被掩盖不是统计方法问题,而是政治的需要。
3、补贴能够解决问题吗?
面对通胀,中国往往一方面对那些价格上升太快的商品或服务实行国家定价以控制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对于低保特困户实行补贴。前者控东不控西,往往因经济实力不足只做做样子,不了了之;后者往往是杯水车薪,难解近渴,两者都需要增加财政支出。然而在经济无实质增长的条件下,这部分新增的财政支出从何而来?只能是增加货币投放量,其结果是使这部分价格的上升转嫁给其他商品,显性通胀转换为隐性通胀,而当显性通胀和隐性通胀共同作用到国家无力控制的情况下,则将爆发大的经济危机,甚至引发经济崩溃。看来是中国放下脸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了。而中国的百姓只能无奈的采取降低消费的一种自卫式生活方式。
大陆网路窜红的“低碳哥”一族的出现,反映的是在通胀条件下,百姓降低生活消费,特别是能源消费的一种自卫式生活方式。(图片来源:Frederic J. BROWN/AFP)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你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