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经济观察报》上作者张晓晖的文章调侃道,此情此景,甚至可以说,一夜之间让人仿佛回到了1949年之前的重庆,那种军统特务遍布大街小巷,黑社会码头文化盛行,江湖袍哥说了算的时代。不过,有参与采访此次重庆打黑系列大审判的新闻记者却对此提出了质疑。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例如,被指控"涉黑"的杨天庆团伙四年来利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财富总共还不足60万元,与影视作品中近年来经常出现的那种"黑社会"相距甚远;而参加了李义"涉黑"团伙庭审的一名记者更是感到纳闷,本想亲眼目睹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那种"嚣张气焰"的心理期待,在庭审中却彻底落空了。"李义等28名被告,很多都是一个村子里的村民,言谈举止都带有典型的农民气息,从外观上,也根本看不出任何黑社会的影子"。
再比如说,在张波、张涛兄弟等23人涉黑案的庭审中,公诉人指出,被告人在组织内部形成了一系列不成文的规定,如统一配发了杀猪刀,以及组织内部对新进入的成员要测试胆量等规定,表明该团伙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而被告的辩护律师则认为,这个团伙不存在严密的组织结构,都是临时纠集起来的,没有明确的领导人,对其成员也没有强制性约束,只能属于一般的团伙犯罪。特别是,该团伙没有任何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其保护伞,所以也不可能造成什么重大的影响,并不符合黑社会组织的性质。而公诉人所出示的总共三把杀猪刀和一把手枪,也不能佐证检方有关"组织上曾统一配发了杀猪刀"的指控。
辩护律师还强调说,只有称霸一方才能形成控制,但没有证据显示因为开设赌场,附近的居民曾经受到过其残害和欺压。而该团伙之所以在赌场派人"放哨",也恰恰是因为没有任何保护伞从而感到"心虚"的缘故。该律师指出,重庆此前审理的涉黑案件资金规模动辄上千万,而本案被告人的涉案金额只有七、八万,充其量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并不具备黑社会组织的经济特征。众所周知,如果没有金钱和权力的支撑,是根本不可能形成称霸一方的黑恶势力的。
我们再来看看此次重庆打黑案系列被告中唯一的"女大佬"谢才萍的离奇遭遇吧。谢才萍,江湖上人称"谢姐",除了身为"重庆市公安局原常务副局长文强的弟媳"之外,此前她最为人熟知的身份却是:一名曾先后包养了16名男宠的"黑帮女老大"。对此,《扬子晚报》的报道回顾说,随着谢才萍的落网,一则她曾先后包养16名年轻男子的消息很快传遍中国,搜寻这条消息的出处,来源居然是重庆市公安局组织的"打黑除恶阶段性成果汇报展"。某报引用曾经参观过上述展览的人士透露,该展览不仅首次披露了"黑老大"谢才萍是文强的弟媳,其本人在个人生活上更是极度荒淫,竟包养16名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上述传闻便由此传开。报道又说,随后,记者就此向多个相关部门求证,但均未获得证实。一位也曾参观过这个展览的人士则表示,参观时并未看见上述所谓"包养16个男子"的信息,他看到的只是,"谢才萍包养了一位比自己小20多岁的男青年罗某",但不知民间传闻为何却把"1个"变成了"16个"?而重庆警方的新闻发言人也告诉《扬子晚报》,该局的打黑成果展上从未出现过上述内容,这是一条虚假报道。
那么,这条假消息又是出自何处呢?联系到媒体此前也曾爆出文强与多名曾经去重庆演出的女明星有染的传闻,有分析认为,这类消息只能有一个来源,那就是负责审讯文强和谢才萍的专案小组。FT中文网上,作者长平的文章接着说,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腐败官员都有大大小小的八卦消息,但这些消息的源头却并非八卦人士,而是一些非常严肃的机构,不是警方就是宣传部门。与媒体热衷"吸引眼球"有所不同的是,他们释放此类消息,却有着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证明此人的道德堕落,生活腐化。不仅如此,在他们看来,如果能在这个阶段从道德上打垮他们,要比从法律上认定他们的犯罪事实更为重要。究其原因,这也跟中共的历史传统有关。在共产党的历史上,当权者从不满足于仅仅从法律上指控那些权力斗争的落败者或者贪腐分子,而是要把他们全面"搞倒"、"搞臭",生活作风问题则永远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重庆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