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图)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亲情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
如果将杜甫的诗,像"清明上河图"那样的画在一幅长长的卷轴里,让我们缓缓展卷、静静的阅读,或许比较容易想像一千多年前的杜甫,如何用"颠沛困苦"四个字,度过他短暂而又漫长一生。
读杜甫的诗就是读他困顿而坚定的生命旅程、读他流转天涯踉跄漂泊的脚步、读他所在的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见证、读那个动荡难安的时代里小人物的惨凄与无奈。
我们读啊读的,一幕幕的年代实录以及历史场景在眼前迤逦开卷,千年的时空于是毫无阻隔,我们能与杜甫相会于斯、与他一起同声悲叹。看见杜甫血泪交织的悲惨岁月;也看见了动荡世代的有情与无情、美丽与哀愁。
我们哀伤而欣慰的发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何其有幸与杜甫裹身同处历史的漫长卷轴中--在展读杜甫伟大诗篇的这一刹那。
杜甫生于唐睿宗先天元年(西元七一二年),祖籍襄阳,河南巩县出生,祖父杜审言精工五律,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相当大的地位。曾言"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的杜甫,果真用诗写着他的生命与生活。
七岁开始即能诗的他也有过一段快意的日子,二十岁结束书斋生活,开始为时十多年的漫游生涯,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
其间二十四岁曾自吴越归东都赴洛阳,应举进士却未能中第,唐玄宗尽管赏识他的文采,奈何命运捉弄而仕途难进。
潦倒失意困居长安达十年,所堪告慰的是,三十四岁那年和李白结识而成为生命挚交,纵使是"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然而斯情斯景,正足以支撑助他度过往后的苦难春秋。
天宝十四年(七五五年),杜甫好不容易得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位,却在一个月后爆发了安史之乱,潼关失守之际杜甫回家探亲,跟着难民一起逃难,被安禄山军俘到长安后又逃到凤翔。
流亡颠沛的诗人眼见安史叛军焚掠烧杀,却无力于这哭声与血泪交织成的战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百姓的苦难在杜甫眼底化作了血泪的控诉:"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啊!
上元元年(七六○)春天,杜甫终于绝望弃官,年已四十九岁的他得亲友资助,总算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疲惫的身心有了些微的欣喜与闲情:"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翌年八月秋风乍起,栖身的草堂不堪摧残,草屋破落偏逢连夜苦雨,百般慨叹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却有着悲天悯人的胸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将至情至性尽付诗中乾坤:"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就是杜甫!
五十七岁他离开四川再度漂泊,两年后〈七七○年〉五十九岁的杜甫病死在湘水旅途之中,留下旷世诗歌一千四百多首。后人心中的"诗史"、"诗圣",独杜甫一人!
- 关键字搜索: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