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经济回升仍存4大不确定因素
中国经济回升几乎成为学界共识。但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尽管经济回升的态势已基本确立,但中国经济依然面临外部需求不振等4大不确定因素。王一鸣认为,外需严重收缩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最大掣肘。他指出,世界经济"自由落体式"已基本结束,但经济复苏将是漫长的过程。由于外需收缩规模较大,且外部需求在结构上与国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内依靠扩大内需难以全面替代和弥补外需收缩产生的缺口。
经济回升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是王一鸣的另一个担忧。他说,目前中国经济回升相当程度还是依靠政府扩大投资带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率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长率。虽然民间投资正在跟进,但经济内生性增长力量仍相对较弱。
由于中国上一轮经济繁荣期较长,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大规模扩张,在需求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后,积累的产能过剩矛盾逐渐凸显。金融危机前,中国过剩的产能相当一部分透过出口得以释放,但眼下出口持续疲弱,令过剩压力日益增大。
王一鸣认为,产能过剩将对经济复苏造成伤害。中国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煤炭、纺织等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压力。令人关注的是,随着库存减少,一些地方为了刺激经济,又开工建设新的产能,在最终消费动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势必会进一步加大过剩压力。
他坦言,中国通货膨胀预期明显上升可能加大政策操作的难度。由于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房市、股市等资产价格快速上升,强化了通膨预期。在经济尚未根本复苏之际,这种通膨预期,使宏观政策同时面临促进经济稳定回升和防范通膨风险的双重压力。
王一鸣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回升的关键时期,必须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足情况下,要坚持实施扩张性的宏观政策,同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微调。如可加大向民生领域政策倾斜力度;促进货币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加大对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