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彝族姑娘吹口簧

 2009-06-21 15:0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在四川凉山彝族人居住的村寨里,常常传出一种十分动听的声音,那声音跟人说话一样,喜怒哀乐,似乎全包含其中。

我进村一看,是几位姑娘在吹着一种奇妙的东西,一打听,才知道那精巧的乐器叫「口簧」,当地人也叫「口弦」。我还听说,这种乐器在中国大陆是主要流行于西南、西北、东北等地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中,一般用于娱乐及男女社交活动。

中国史籍中早就有关于口簧的记载,但许多书上不叫口簧,而叫响篾、口琴、口弓、篾片、拉篾、篾琴等等,千奇百怪,有趣得很。儿时,读过《诗经》,其中的《鹿鸣》里提到的「吹笙鼓簧」,这可能是口簧的最早记载。到了宋代,有一本《乐书》上提到「民间有铁叶之簧」,这说明早在九百多年前已出现铁制口簧。

口簧有竹制和金属制两类,分单片、多片各种。竹制口簧,一般为「自簧」,即用带皮竹片削薄后,从中间刻制出簧舌,其音的高低与簧的长短、厚薄、宽窄有关。

多片金属口簧,常用铜制,形状与竹制口簧相仿,较短小,铁框铜簧钳形口簧,均为异簧,以细铁条为框,中间另装一根钢条为簧。

口簧的演奏方法非常奇特,左手捉住口簧根部,将口簧上部轻咬于上下牙齿之间,右手以手指拨动簧舌,再拉动系于右端一细线使自由端发音,声音时高时低,大多浑厚低沉,让人觉得像是一个老者在向你诉说着心中的隐秘。

仔细察看,才明白口簧是利用人的口腔为共鸣箱,借助唇、颊、舌的位置改变而发出不同的声音、音色。

听当地老人说,在很古的时候,口簧发出的音乐,是向异性求爱的心声。有的村寨老百姓用它「对话」,有趣的是,这种对话的对象必须是使用同样语言的人,声音大表示什么,低沉代表什么,他们在长期相处中已经懂得彼此的意思,只不过不再用语言,而是借助于这小小的口簧。因为口簧太小,发出声音不大,只限近距离的交谈。

一位朋友去了趟印度,给我带回来一件礼物,我一看,是一只金属口簧,但吹奏起来和彝族姑娘吹的竹木口簧声音不大一样,似乎高了一些、悠扬一些,相比之下,各有特色。



来源:世界日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