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马汉茂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通告

 2009-05-19 20:2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德国鲁尔大学著名汉学家马汉茂(Helmut Martin)教授十年前,一九九九年六月八日去世。

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马汉茂教授以他敏锐的感觉,辛勤的工作,为德国社会、学界对于当代中国,当代汉语世界的了解、研究留下了清晰、深刻的痕迹。他不仅为德国社会了解中国大陆,最先,最迅速并且尽可能全面地介绍了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著述,而且几乎在第一时间向德国社会和学界介绍了中国知识界、民间的各种声音。他是最早在德国和西方介绍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的作品,在时间上几乎平行地出版介绍了方励之及其作品的德国汉学家。

九十年代,他又敏感地感到中文世界一个和传统与西方关系紧密联系的另外一种文化社会的出现,而再次首创性地、系统地开始了对于台湾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和介绍。

马汉茂教授不仅是一个非常卓越有特色的汉学家,而且在生活中是一位恪守良知和充满热情的人。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门大屠杀发生后,他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起德国社会规模最大的知识分子群体对于这场大屠杀的谴责和对中国民众的支持。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对于处于困境的中国异议人士,对于台湾社会在民主转型中各种需要帮助的人,他总是尽可能地给予各种支持。每一位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他的热情。

马汉茂教授的这两个特点使得他的工作和影响超越了地域和种族,他不仅对德国社会而且对中国社会,中文世界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九十年代初期他主持的对于中国当代文化思想的研究项目,和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地区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相比,独具特点。这个项目的成果不仅对于当代德国社会了解研究中国提供了广泛的资料,而且研究中提出的很多问题对中国大陆和中文世界也产生了持续的、广泛的影响,这个影响在今后一二十年中还会继续。在这个研究项目中马汉茂教授对于中国异议知识分子的影响和帮助也会继续在中国社会中发酵。

为此,在马汉茂教授逝世十周年的时候,马汉茂教授的夫人廖天琪女士,及其家属,马汉茂教授生前跨越国家、地区的朋友、同事、学生联合决定于6月13日在德国科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尔故居,《伯尔之家》举行马汉茂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会,(Heinrich Boell Haus, Heinrich Boll Str. 22;52372 Kreuzau-Langenbroich)并且同时征集纪念文章、照片。您的文章和照片可发到以下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来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