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面,这两天不时晃动在我的眼前,我觉得这个画面充满了隐喻,令人深思和慨叹。
从某种视角而言,温总理确实遭到"绑架"了--遭到了落后制度的"绑架"。矿难频发,雪灾突降,列车相撞,地震又至......中国如此多灾多难。而温总理的这位置相当于过去的宰相,国难当头,位极人臣,作宰相的总得出去抚慰一番百姓,以示朝廷的关爱吧;这架庞大的机器锈迹斑斑,没有权力魔棒的驱动,总是运转不畅,不下去看看,总是不够放心吧......于是,温总理哪怕已近七旬高龄,仍得"不知疲倦"地一次次奔走在抗灾第一线。这种无形的"绑架",既来自于责任感的驱使,也来源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和落后制度的使然。
我留意到了总理的两鬓飘霜。当今之世,不会再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工作得像温总理这般辛苦了,这位老人所从事的艰辛的工作,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这种制度的落后和残忍。中国"进化"了几千年,"进化"到而今的结果,是同远古时期相差无几,许多事情没有朝廷重臣的亲临现场,国家机器便无法开足马力正常运转。一个上级监督下级、左手监督右手的旧有监察架构,注定存在着太多的盲点,注定要经受力不从心的累乏。温总理在这种制度的"绑架"之下,难免疲态尽显,而不可能有民主国家领导人那种运筹帷幄之间的从容和潇洒。
一次次在灾难现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实质并非一国宰相职能所在,更不会是宰相调和鼎鼐的全部。在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泱泱大国,即便温总理把自己的工作岗位置换成救灾队队长,他又能救得了多少沉陷在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之中的人民?当救灾过多地牵扯着一个大国总理有限的精力时,他又如何像别国的领导人那样,有条不紊、无所偏废地处理政务、治理天下?正因为此,要促进国家阔步朝前发展,保持国家机器各部位的常态运行,不能单纯仰仗"亲民"路线和个人政治魅力,更多的还是要有赖于制度的完善,否则,在方方面面,还是得不到有效、恒久的推动和制衡。
当国家机器总是需要高层领导亲自去驱动,才能正常运转时,一个国家便也必然要滑落到一种黑暗无边的状态。而在一个民主监督到位的国家,随便一个普通的公民,就能使国家机器的某个部位保持流畅的运转。人治国家和法治国家的区别所在于此,专制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区别所在,同样于此。中国"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其实已经够说明问题了。不在制度上进行根本的变革或改良,不主动向先进制度靠拢,中国永远没有出路。在现有制度框架之下,十几亿人其实都是被绑架者,温总理位极人臣,也不例外。
当然,要在这片积重难返的土地上向先进制度靠拢,以国家前程为重,以人民福祉为重,挣脱束缚,实行有效的体制改革,并非易事,因为它首先意味着对既得利益的触动,所遭遇的抵抗力会强烈到何等程度,不难想像。但除了实行必要的变革和完善,中国是否还会有别的路子可以选择呢?没有。各种社会矛盾已是如此尖锐地凸显着,中国必须找到一个适当的"泄洪"出口,才能让这个国家免于某些不该有的轮回。唐家山堰塞湖今天开始泄洪了,在专制洪水中浸泡已久的中国,同样亟需找到一个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出口,实行必要的"泄洪"。
"温总理好像遭绑架了"的画面里,各种隐喻不是一篇短文所能道尽。一张照片拍摄得是否尽善尽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体制的弊端所在,它对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所带来的双重"绑架",正严重地妨碍着国家的发展,不但给黎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给哪怕是位高权重若总理者,也带来了无尽的累乏。摆脱这种制度性的"绑架",就是放过了一位辛劳的老人,就是放过了所有力不从心的掌权者,就是给国家机器时时刻刻添加着零成本的润滑剂,就是使人民最大限度地免于不该有的苦难!
请以一种博大的胸怀,顺应民主潮流,解开专制独裁的裹脚布,让中国走得更加从容和轻快!
2008-06-07(廖梦君同学惨烈遇害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中学死不瞑目第693天!)
williamhill官网
首发 欢迎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廖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