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物写实油画大赛 ─正统艺术的回归

关于《人物写实油画》

 2008-06-05 02:5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油画是西方绘画史中最普遍、最具影响力的绘画方式。传统西方绘画作品中,大都是油画作品,题材多表现神与天国的殊胜美好,圣贤的德行事迹以及自然民风之美。其中以人物主题占了最主要的地位,而技法上则突出了西方写实技术的高超。

油画自问世以来,也见证了人类写实绘画的兴衰:从技术的不成熟到成熟,历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然后随着人类观念的变异而逐渐放弃写实,最后走向漫无标准的现代艺术。然而我们相信艺术是有标准的,只有能够使人升华的纯善纯美的艺术才能真正历久不衰。从历代留下的经典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才华与心血,以及人类所推崇的"真、善、美"永恒价值。在人们失去审美价值和判断的今天,这些珍贵的遗产已然成为人类找回艺术正统价值的重要参照。

以艺术创作而言,学习古人并不等于食古不化。历史上的几次文化高峰都是根植于前人文化遗产的沃壤中,开花结果、再创新局;而且每个艺术家都有其人格特质、思想情感、创作理念和时代环境对他的影响。有理想的创作者必然知道如何取舍,结合著时代的意义,走出自己的路。新唐人电视台举办《全世界华人写实油画大赛》的目地,是在使人从新找回纯善纯美的正统艺术价值,同时也提供了艺术家们纯净自我,回升技法的机会。

在此我们从新审视正统油画承传及价值,自有其必要性及深刻意义。

1. 写实[1] 是西方正统艺术的特色和衡量标准

西方艺术自古就注重对自然物象的逼真模仿,以达到视觉上的真实感;因此"写实"也是衡量一个艺术家功力的基本标准,也西方美术的最大特长。这种"写实"精神的渊源可以回溯至上古时期,从栩栩如生的埃及皇后内芙提提彩绘塑像,到希腊、罗马艺术中真实与理想兼具的雕刻作品,范例可说俯拾即是。

然而在绘画上,古代绘画受媒材和技法所限,离"写实、逼真"还有一定差距。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在观念、技巧和媒材上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写实成就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透视法的运用,把绘画从平面的二度空间延伸到假想的三度深度空间。
2. 对光线明暗变化的掌握更加纯熟,物体的立体感和重量感更真实。
3. 解剖学帮助画家对人体的進一步认识,人体结构准确且姿态变化丰富。
4. 对人物内心状态和情感的传神刻画。
5. 物体质感的细腻逼真。

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成就,为此后数百年西方正统绘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树立写实绘画的衡量标准。当然,写实的成功和媒材的進步是同步進行的,特别是油画的发明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 油画的繁荣与辉煌

起源

远古时期的人类就懂得利用混合油的媒剂来作为物品的涂料;早期油料也只是作为彩绘雕刻和蛋彩画上的亮光涂剂。到十五世纪初期,法兰德斯的凡.艾克兄弟(Hubert和 Jan van EYCK)经过多次试验,用亚麻籽油和坚果油混以树脂等材料,发展出一种能逐渐变乾的稳定媒剂,取代蛋彩画使用的蛋黄或蛋清。这种改良油剂混合颜料之后,质地细腻且乾的较慢,画家有充分时间精细描绘,画面效果细腻、透明且鲜艳明亮;乾后不变色又能长期保持光泽。这些优点是蛋彩和壁画所没有的,因此油画媒材问世之后成为画界新宠,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追求写实和完美的同时,油画的出现有如上天及时的礼物,绘画的外观从此也因之改变。

初期油画承袭北方精密写实的传统

杨.凡.艾克本是擅长精致描写的手抄本画家,改良油画媒剂之后,他将北方国际哥德式风格结合油画技法,在木制画板上纯熟地画出了明亮清晰,画质细腻的杰作,知名的如《罗林大臣的圣母》和《阿诺菲尼的婚礼》等。画家耐心的以油画层层描绘着画中每一细节,密度与深度的相乘效果,使得物体质感达到前所未有的细腻逼真。当然范艾克等北方画家的写实并不全面,因为画中质感虽细腻,人物表现却嫌僵硬生涩,特别在人体的结构比例和美感上,比起义大利画家有一段差距。

义大利画家的发扬光大

一四七五年,受法兰德斯画风影响的义大利画家梅西纳(Antonello da Messina,1430 ~ 1479) 把油画技法首先带到了威尼斯,后来油画在义大利各地也流行起来。

有了油画媒材,在写实技法上已经颇有心得的义大利画家们更是得心应手,也刺激了新的尝试。威尼斯画家偏好用褐色打底,并且延用了壁画中加白色的不透明画法,但是画面也因此较暗。而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 ~1519 )独到的"晕涂法"藉着油画的特性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光影渐次变化的效果很能将肌肤柔细的质感表达出来,画面气氛显得柔和而神秘。以《雅典学院》等湿壁画知名于世的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3-1520),在油画的表现上也十分出色。他总和了前辈画家的智慧与经验,善用纯熟的写实技法将文艺复兴所推崇的古典价值溶合在巧妙的构思中。例如他的《圣母子》表现了人间纯善纯美的形象;肖像画神情高贵,服饰和物品质感也十分细腻真切。拉斐尔晚年的巨作《基督变容》,将两个不同的场景巧妙合一、互相呼应,人物生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使画面充满了感染力,将文艺复兴的油画成就推至高峰。

由于威尼斯画家经常为富商豪宅的壁面创作大画,他们便以帆布取代画板,因而出现了许多巨幅油画。此后画布的使用日渐普及,成为油画的主要基底材(support)。同时,油画以其材料的便利和丰富的表现性,日渐取代其它画种,成为主要的绘画媒材。

理想美与写实兼具的古典精神

写实固然是文艺复兴绘画的一大成就,然而文艺复兴的意义还包括了古典精神的再兴。古典精神源自于古希腊、罗马艺术对完美形式和永恒价值的追寻;强调理性、明晰、秩序,比例的和谐,结构的单纯、平衡,而精神上崇尚高贵、尊严、平和内敛的整体美。也就是说:艺术不仅逼真的模仿自然,还要从自然的外形中呈现完美和理想的典型,以达到高尚而永恒的精神价值。因此古典风格多具有形式完美、静态而内敛,高雅稳重等特质。文艺复兴正是受出土古文物的启发,因而在绘画上能够兼顾理想美和写实精神,达到空前的成就,成为后代绘画的典范。

文艺复兴义大利画家的成就,吸引了欧洲各地的许多艺术家们走访义大利,研究古代文物,学习新的技巧和知识。于是写实理想兼具的古典油画便在欧洲各地传播开来。在艺术的承传上,也开始出现了专门培育艺术人才的美术学院。

古典精神与学院艺术:

义大利的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 于一五六二年时,在佛罗伦斯创建了第一所艺术学院(Accademia dell' Arte del Disegno),学生们就在学院里学习绘画的技巧,包括解剖学和几何学。十年后圣路卡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在罗马创立,着重在艺术理论和教育方面。

法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时期参照圣路卡学院的模式,于一六四八年创建了《法国皇家绘画暨雕刻学院》[2] 。学院中艺术传承的理念是:绘画必须遵循理性的基准。为了达到准确逼真,因此透视法、数学式人体比例、几何式安定构图、正确的结构、明暗表现等均在是重要的基础训练之列。之后模仿法国学院的风格和教学法创立的学院,遍及了全欧洲,例如英国的皇家艺术学院也是其中之一。这是西方绘画在学校制度下正规训练、有理论、以学术方式发展延续的艺术传统。

对法国学院理念影响深远的十七世纪法国画家普桑 [3]曾说:《一幅画必须包含最高的道德内涵,表现在能传达其知性内涵的结构中。》因此在学院的教育理念中,艺术创作除了必备的写实技术外,还必须结合著古典精神,传递信仰、道德等正统价值,对社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十八世纪中庞贝城等古文物的出土,再度引发大众研究古代艺术的风潮。人们不仅是欣赏及学习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進而试图直接学习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十九世纪初拿破仑 [4]当政时,更提倡具古代宏伟、高贵精神的理想艺术,甚至领导专家学者研究、搜集古典艺术,不遗余力带动新古典主义的风尚。新古典主义精神不在于直接模仿古物,而是仿效其美感的本质,特别是重视高尚道德与严肃、认真,及献身于理念的写实精神。

法国画家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受拿破仑任命为宫廷画家后,以古典写实的精神引领画坛。在绘画题材上,大卫讲究考古与求真、写实的描绘,经常取材自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或现实中的重要事件,藉由庄严的戏剧性突出人类的高尚品德与情操;引以监往知来,教化世人。在形式上,他强调理性的表现,并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为基准,构图严谨,注重外形和色彩明暗的整体和谐,画面细致,具有单纯与明晰的古典特质。

最后的学院艺术

正统艺术所坚持的理念虽然有学院教育支持,但也一直在和下滑的道德和世俗品味交战着。19世纪末法国画家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一生都坚持学院艺术风格,对后起的印象派风格并不能苟同。布格罗告诉他的学生们:"人们必须寻求美和真,必须使作品达到极致。"同时期像布格罗这样坚持历史使命的画家还有不少,如英国的莱顿(1830-1896),荷兰的泰德玛(Sir Lawrence Alma-Tadema 1836-1912)等。他们虽然在世还享有盛名,但是后来却被视为守旧派,甚至被艺术史忽略了。事实上,布格罗在人物写实技法犹有突破古人之处,特别是妇女孩童们皮肤透明细腻的质感,美好的形象、纯真动人的神情,似乎更贴近生活中真实而美好。只是晚期的学院艺术美则美矣,但感觉上缺乏更深刻的内涵及感人的力量,以致没能再发挥写实和理想的长处,创出绘画艺术新高峰。

人物画的重要性

无论在东、西方绘画中,人物画都是最主要、也是最早发展成熟的题材。一方面因为人习惯于描写自己最熟悉的对象,一方面艺术和信仰和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真正艺术最早都是出现在神的殿堂里的,古人相信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表现神的时候便以人的形象呈现。

到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写实的進步,画家不但以真实而完美的人形表现神,还能画出庄严慈悲、圣洁光辉的形象来荣耀神。也因为人是神造的,是世间最完美的产物,因此以完美的人体作为艺术形式的探索也成为文艺复兴艺术家努力的方向。达芬奇藉由人物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的内心意向;而米开兰基罗则以人物为唯一题材,作为传递其精神思想的载体。他的人体艺术在动态、精神、力量、美感上的表现可谓登峰造极,对后人影响极大。然而达芬奇重视营造光影气氛;米开兰基罗强调人体外形动态和结构的力量,二者对人物的肌肤色泽和质感都较忽略。

人物的写实技巧随着时代逐步推進,但是其逼真和严谨程度,也因时代、地区的风格不同而有差异。文艺复兴时画家已经能生动地表现人物外形,但是佛罗伦斯画家重素描和结构,威尼斯画家重色彩。随着画幅的日渐加大,绘画笔法变得简略,不如油画早期画在木板上时的工整细腻。新古典时期是继文艺复兴之后人物写实的又一高峰,如大卫笔下的人物不仅逼真传神,形象鲜明,表现出的人性尊严和道德情操,更凝聚成升华人心的精神力量。而画风激情奔放的浪漫主义画家,在人物的结构上、作画的笔调上显然不如新古典时期的严谨精确,这也体现了时代品味的不同和绘画基本功的差异。

大卫《霍拉斯兄弟的誓约》局部

德拉夸的《萨达那培拉斯之死》局部

在表现人类品德与高尚情操的正统绘画题材中,人物的表现自是画中灵魂所在。人物是否传神,象形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绘画的成功与否。成功的人物表现,直接以逼真感人的力量撼动人心,往往达到语言文字难以企及的效果,也突出了绘画本身的优势。

《真善忍美展》作品 陈肖平《纯真的呼唤》 2006

《真善忍美展》作品 李园,《蒙难在中原》 2004

期待正统艺术价值的回归

从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正统的绘画提倡的客观写实技法与纯善与纯美的内涵,是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能感受且喜闻乐见的;绝不因为时空的变迁而丧失价值。因为它是符合善良人性的普世价值,也是艺术的永恒标准。

艺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的,在现今道德亟需提振的年代,艺术家对社会是有责任的。今天的艺术创作方式可说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可是扪心自问,真正感动人心的有哪些?哪些对社会起着正面的导向作用?哪些真的是可以流芳百世的不朽之作?

我们相信,承传正统优良的道德观念,弘扬纯真、纯善、纯美的艺术,将是造福社会大众的基础,也为世界奠定美好的未来。恳切希望有理想的艺术家们,藉由人物写实油画大赛的机会,找到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使命,为历史再创辉煌。

注解:

[1]一般对"写实"一词有两种认识,一是视觉上的写实,即对自然物象的逼真模仿,以达到视觉上的真实感;二是社会现象的写实,深刻描写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生活和人性百态。本文中的写实主要是第一种含义。

[2] Acad□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一八零三年拿破仑当政时,《皇家绘画暨雕刻学院》与一六六九年创建的《法兰西音乐院》和一六七一年年创建的《法兰西建筑院》合成为《法兰西艺术院》。

[3]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 ~ 1665)自一六二四年到罗马,学习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们的理论和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他认为一幅画必须包含最高的道德内涵,表现在能传达其知性内涵的结构中。为了使绘画成为一种条理分明的表达方式,使观赏的人受益,他用蜡质模型的小舞台布景来练习构图和采光照明,再根据这模型效果画无数张习作才完成定稿。一六四二年到罗马跟随普桑学习绘画理论和技艺四年的勒布伦(Charles Le Brun, 1619 ~ 1690),在路易十四时期奉派担任艺术学院院长时制定学院的规章,奠定了法国学院艺术的方向,也促成了日后新古典主义画家的兴起。

[4] 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年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