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七首遍及一生的钢琴协奏曲的对比下,莫扎特的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似乎应该被压抑在钢琴协奏曲巨大成就的阴影下;但事实上我们听到这几首乐曲的机会甚至比其它乐曲还要多,莫非我们心里总保持着小孩一般的纯洁与天真,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和他们共鸣?
莫扎特可能不只有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但那是一个考证上的争论;以目前最熟悉也是最确定为莫扎特所作的五首而言,仅管只是一七 七五年作曲家十九岁的作品,却能有独特的风味;这种风味是建立在丰富的多条旋律和美丽 的乐句延伸上,并且常在第三乐章混和了不同国家民族色彩,再穿插行板或快板等速度变化;单只看这种风味,令人感受莫扎特有一种天性上的乐观和好动,使他不耐驻留任何一美丽旋律,总想不断把盈溢出灵感的旋律交织在小提琴上,且自信地流畅发展;虽然这些乐曲原本是要供自己和萨尔兹堡宫庭乐长演奏用,但内容毫无迎合名家的技巧卖弄;这种赤裸裸的真诚趋使我们欣赏这些曲子时会注重纯净的音色和流畅的诠释。
今天我们最常听到的是第三、四、五号等三首;第三号明显有优雅的法国风味,在第二乐章的慢板旋律尤为突出,据说这乐章和当时著名的法国音乐家作品神似;第三乐章有人说是一种法国式的「什锦曲」(pot-pourri),由快板轮旋曲的生动旋律开始,独奏小提琴引出的甜美旋律却略有几分萧瑟秋意;中间乐段突然出现行板的小调有无比的温柔婉约,一剎那又转成稍快板的大调快活曲风,有民俗歌舞的意旨,再回到轮旋曲主题;在诸多变化中,不变的是无论什么乐段,莫扎特在这首协奏曲总保持一定的明快和优雅风格;虽然有这种浓厚的法国风情,但在管弦乐团和独奏乐器的对话上己经有特殊的唱和手法,而处处可掬取的旋律灵感,使这首协奏曲以丰富的内容超越了以前的同类作品。
第四号协奏曲的主要风格和前一首类似,但作曲手法却非常大胆自由;旋律和前一首同样丰富,却有更脱俗的美丽;第一乐章一开始 几乎有军队进行的意味,但稍现即逝,并没有后续发展;真正主导乐曲性格的是接下来的旋律,这旋律在低音部和高音部都有绝佳的发展,比较具有亲切怡人的特质而不会太光辉逼人;因此这一乐章的风格便建立在这不过份的活 力和优雅中,如果往后观看第五号,更可感觉似乎莫扎特由法国风逐渐加入了德国的特色,形成更为朝气勃发的特性。
这首乐曲的第二乐章可说是从古至今最惊人的旋律瑰宝,主题本身己经非常动听,最天才式的表现是每一个乐句和过门都具备无限的美感,都足以独立成一主题;例如结尾前有一段单纯的断奏音阶旋律,这种任何初学者都能写出和演奏的音型在此居然无比的美丽动人,只能赞叹天才结晶的伟大了。第三乐章混合了一个婉约略带幽默的行板主题和生动活泼的快板对话,中段转回行板的旋律又是一无比的旋律结晶,接下一小段小调的倾诉更加强了乐曲特性,虽然莫扎特把此乐章题为「rondeau」表示和法国曲风的承接,但以乐曲本身看来实在又比纯粹的法国风格更进了一步。
第五号协奏曲是最光辉灿烂的一首,曲中土耳其节奏的异国情调和越来越明显的德国风格令人注目,管弦乐和独奏小提琴的对话更加生动,大小音阶的融合产生无比的华丽效果。第一乐章一开始乐团的旋律正如总谱所标明的「aperto」,开朗明快的进行;独奏小提琴以慢板起始的手法非常引人注目,随后才呈现真正的主旋律,原先的管弦乐旋律在此深藏于伴奏中,这样的手法有一种机智性的华美;乐章中段的高潮起伏,小提琴以小调高歌,却一再被乐团锐利的切断,是不是在日后著名的单簧 管协奏曲中得到相互辉映?
把本曲的第二乐章和第四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对比是有趣的事,本乐章构成主题的音符短而多,听起来行进意味较强;再加上中段利用小调旋律加强乐曲的色彩,使这乐章彷佛有「抒情式的叙事曲」之内涵。第三乐章在曲式上虽然不像前两首一般自由,但是善用大小调 旋律的对比,使本乐章在小巧的小步舞曲曲式中绽放雄伟的气势,却仍不失莫扎特独有的特 质;本乐章中段采用的土耳其式节奏常为人津津乐道,更可贵的是加强节奏之外旋律的灵感仍源源不断,半音阶的流动和管乐器的加重都 可预见日后杰出的风格。
纵观莫扎特这三首协奏曲,其成就不在于有多大的情绪渲染,也不见得有多深刻的哲思体验;但是比起其它同时期的作品,甚至所有作曲家的作品,这些曲子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上天赐与我们最廉价的心灵甘泉,你不必有任何立场和知识,即使在最吵杂的环境下用最便 宜的音响播放,仍然能陶醉在动听的旋律和天真无邪的曲风;要做到这样纯净的诠释,葛鲁米欧的经典演奏似乎是别人无法企及的知心,而克赖斯勒的优雅演出是另一方向的绝顶,除此之外,由于作品本身曲趣极为直接不必特意制造的特性,使其它大师或新人的版本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好恶;或许这正是莫扎特音乐技巧上简单,而诠释上极为困难的最佳写照。
- 关键字搜索:
- 综论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