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30周年。30年前,当时的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即现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父亲,与中国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从那时起,日本向中国提供包括日元贷款等形式的经济援助,支持中国发展经济。30年来,中日双边贸易增长了40倍。到去年,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额达到2366亿美元。
福田内阁深知,与中国不断增长的双边贸易,是近年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继续提振日本经济,有助于提升日本民众对福田当局的支持率。眼下,在日本国内,福田康夫的民意支持度,下滑到只有18%。强化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是福田内阁的重要施政选项。
然而,在强化中日经济关系方面,福田内阁比小泉内阁说得多,却做得少。对华日元贷款几乎停止。与2006年相比,2007年,日本对中国的投资项目下降了24%,实际投资减少了25%。即便在经济领域,中日关系也面临风险。更何况,还有东海油气田之争。
事实上,中日经贸,几乎是中日关系的唯一纽带。在其他所有领域,都可谓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小泉时代,中日关系陷入谷底。小泉之后,北京急于改善中日关系,对先后上任的安倍和福田首相,极力拉拢,先后邀请两人访中,给予最高礼遇。
然而,中日关系恢复迟缓。许多时候,北京的急切,显得一厢情愿。北京曾向东京索求"战略伙伴关系",遭到后者婉拒。北京改而提出"战略互惠关系",不依不饶。今年5月,胡锦涛出访日本,被视为中共强化中日关系的重要步骤。
10年前,江泽民访日,因其横蛮的态度和举止,给日本民众留下恶劣印象。当被问到当今中国人权状况时,自以为聪明的江泽民,竟用半个世纪前日本侵华历史为自己作辩护,将现实与历史进行毫不相关的对比,日本舆论为之哗然。中日关系10年冰封,由此开始。江泽民日本之行,被国际上评为"国际公共关系中的灾难范例"。
今次,胡锦涛将自己的日本之行,定义为 "暖春之旅",是有意避免重蹈江泽民之覆辙,并有意为中日关系加温。为此,胡锦涛还刻意避开日本侵华和靖国神社等"敏感问题",强调"面对现实"。(尽管,160名日本国会议员刚刚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然而,一系列刺激事件,不仅成为近期中日关系的严重困扰,也成为笼罩胡锦涛访日的巨大阴影。"中国制造"的"毒饺子",为祸日本中方百般狡辩,推尽责任,拒不道歉,以为"保全面子",却令日本民众厌恶,日本进口中国食品同比下降了30%;中共血腥镇压西藏民众示威,以为是"自己的内部事务",却激起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舆论的巨大愤慨;中共调动旅日华人为奥运火炬护驾,大张声势,五星红旗形成的红色旗海完全遮盖了奥运火炬,以为大扬"国威",却引发日本民众极度反感。威廉亚洲官网
民意测验显示:超过半数的日本人希望,日本对中国外交,"要更强硬。"(30年前,中国还一度是日本民众"最喜欢的国家之一"。)
在所有这些话题中,西藏问题,成为中日关系的要害。胡锦涛访日行程被推迟,甚至几乎被取消。在日本民众和朝野舆论的压力下,福田内阁不得不直截了当地告知中南海:如果中共不立即开启与达赖喇嘛之间的和平对话,日方将无法接待胡锦涛的到访。
北京终于感到事态严重。于是,一改强硬姿态,大幅度让步,突然宣布要与达赖喇嘛"接触磋商"。对外宣布前,中共先行知会日本和美国两国政府,向后两者"示好"。随即,中共展开与达赖喇嘛特使的"友好对话",并破例高调报道,首次尊称"达赖"为"达赖喇嘛"。当然,明眼人都能识破,中共与达赖喇嘛"对话",不过是故作姿态,又一次应付危机的缓兵之计,不大可能有什么实质"成果"。
与此同时,中共全力压制国内"爱国示威",一度慷慨激昂的"爱国愤青"们,果然落得个义和团的下场:先被利用,后遭围剿。做完这一系列动作后,胡锦涛终于踏上访日行程,但能否达成"暖春之旅"的目标,却是极大的未知数。
以往,中共领导人出访东亚,往往把日韩行程放在一起,即,访问日本前后,也会顺带访问韩国。这一回,却是罕见的例外。原因在于,中韩关系恶化。新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原本就反感中共(也反感北朝鲜),刚刚上任,就发生北京镇压西藏事件,令首尔愈加反感;尤其,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中共驻韩使馆组织旅韩华人大规模上街,并制造中国留韩学生公然围殴韩国公民的暴力事件,震惊韩国。中韩关系,跌至谷底。中韩关系急剧恶化,也成为中共急于改善中日关系的动因之一。
- 关键字搜索:
- 中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