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一部深得老少喜爱的文学巨著。世人爱看《西游记》,多不知它所蕴含的也即作者特意要表达的实质。《西游记》问世以来,其主旨极少有人提及,只把它当作一部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并不是吴承恩刻意要隐瞒什么而故意写得隐晦。《西游记》所表达的主题是显而易见的,只是人们都没有站在修炼的角度上去领悟,只顾欣赏千奇百怪的妖魔鬼怪和变幻奇妙的故事情节,而没有深一步的思想:作者借以表达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故事围绕唐僧西天取经的经历展开,其实这已经告诉了人们讲的是修炼的故事。唐僧取经前的身世和经历也属修炼,同时为他"取经"作了全面而完整的铺垫。孙悟空所展现的诸多神通,对于修炼有素的人来讲,并非妄言。天机是不能随意示人的,所以吴承恩就用一个至为含蓄的方式把它表达了出来。看孙悟空初随唐僧时,杀的六个强盗的名字: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这一回的题目却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再明白不过了,六贼者,正是僧人所要做到的"六根清净"。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者也。而要做到这一步,也只有归正了心之后才能达到的。
人修炼是相当苦的,没有金刚不动的心志是圆满不了的。有许多僧人,终日在那坐着,就是打坐、念经,别人根本不可能感知到他内心境界的升华,可是他却是实实在在的修炼。他在打坐、念经、修心性的过程中,就在归正着自己,就在清理着"六贼"。要想表达出来,表面看来也是很简单的法理。可要做到这一步,却是要不断的加强修炼的信念,不断的清除来自自身"眼、耳、鼻、舌、身、意"的干扰。吴承恩怎么告诉世人的,就是孙悟空对六个强盗的打杀,具体、形象。只是人们太看重我们这个表面世界的幻象了。本来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幻象,是不实的。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真可谓煞费苦心。
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表面看来,光怪陆离、变幻万千。实则,难难都是考验,难难都是针对修炼者的人心而来。不经女儿国,怎么去除色欲之心?没有六耳猕猴,怎分得清"真我假我"。取经路上所遇,人也好,妖也罢,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都是如来佛特意安排好的。换句话说,只要修炼者心定意坚,就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就一定会走向圆满。
我们如果把师徒四人看成一个修炼人的几个方面,似乎更能窥探作者的用意。修炼界特别是佛教中讲"锁心猿,收意马",所谓收服心猿意马,把自己那颗浮躁不安的心静下来,进而达到"定"的程度。而心又是最不易捉摸的、最复杂的东西,它几乎包涵了一个人的一切。前文所提"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说的正是一个人的心正了以后,六根自然就会清静。所以,以猴喻心,正应"心猿"。佛教主要讲了一个"空"的理论,"悟空"之名用在"心猿"上,再恰当不过。锁住了"心猿",自然也就收服了"意马";意马即是指唐僧的坐骑"白龙马"。
再看八戒。人入修炼的门,始终把持的就是戒律。为什么要守戒律?一方面有释迦佛的教诲"以戒为师"。最主要的就是约束修炼者的行为,使之不至于背离修炼的道路,也就是对于一个修炼者最基本的要求。常人社会的一切都死死的纠缠着修炼者,贪欲、懒惰、名利、妒嫉,各种各样的人心执著,都在拖着修炼人的腿。有时很精进,而有时的确就象猪一样吃饱睡足、求个安逸自在就得了。猪八戒也就是修炼者在这方面的一个形象化的代表。
作为一个修炼者,精进与否,往往能衡量一个人的心性高低。但同时,对一个人的日常作为、修炼态度又看的很重,衣食住行总要拾掇得干干净净,象个修炼人的样子。所以,甘愿挑担负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沙悟净表现的恰是修炼人的这个方面。
唐僧表面看来毫无能力,只有一颗坚如磐石的心,而坚定、清醒,不为邪魔所干扰的真觉意识则是最为重要的核心。这种宁可西挪半步死、不肯东退一步生的坚定信念,成就了修炼者圆满的必然。
当然,书中展现的是四个个性鲜明的修炼者形象。师徒四人,包括白龙马也都成就了各自的果位。
有一处也是读者容易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唐僧乃如来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因轻慢佛法而遭贬东土,通过艰苦的修炼终成正果。这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的来源都是不简单的,所以人应该珍惜自己。还说明了一个道理,之所以转生为人,可能是犯了"天法",也可能是有着特殊的使命而来。来到人间就是要通过修炼返回去。如果修的好,还可以象金蝉子那样"加升大职正果",成为"旃檀功德佛"。同时也告诫那些不想修炼的人,对佛法千万不可心生轻慢,或肆意侮辱,这可是 "谤法谤佛"的大罪啊!
(四)、《红楼梦》--并不残缺的醒世巨著。
本次人类文明小说创作中最伟大的成就就是《红楼梦》,历史将证明这一点。
《红楼梦》的绝世成就,不只是表现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故事结构的布局安排上,以及社会风貌全面而真实的展现上,《红楼梦》的最主要成就在于其深厚、玄奥、凝练、丰满的主旨表达上。然而这一切又都是相容为一的。
因为《红楼梦》的内容太丰富而浩繁,以至于出现了"红学"。《红楼梦》的主题也历来被人争论不休。《红楼梦》的影响何以如此深远而长久?把握不住主旨的话,也只能是在《红楼梦》里面兜圈子,也就谈不上跳出"红楼"来看"梦"了。特别是现代的人往往用所谓的"历史局限性"来对《红楼梦》横评竖论,甚至以其理论来指导作"续",真是枉费了心机。
一部文学作品主旨的高度是和作者的思想境界完全一致的。达到不了那么高的思想境界也就领略不全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红楼梦》的主题在第一回已经交代的相当明白了,在第五回又进一步的进行了揭示。曹雪芹对人生的彻悟是和佛、道两家紧密相联的,也就是说,曹雪芹是站在修炼的立场上看人的。当然在他的作品中,就必然离不开这至关重要的一点。这是认识《红楼梦》的基础和前提。作者在第一回中开宗明义写到: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与甄士隐的妙解,明确道出了修炼人对人生的看法。外人怎能明白两人看似疯疯傻傻的对白。道人几句话度化了甄士隐,可是有多少人在名利场中摸爬滚打、痴迷不醒啊。
在第五回中,曹雪芹已经对全书的人物和布局作了高度凝练的概括和安排,可见作者对此书已经烂熟于心,完成此书根本不是问题。其实他是已经完成了这部作品的。他自己说的明白:"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没有完成作品的情况下就"增删",显然是不可能的。是遗失?也是笑谈。如果我们完全站在作者的思想境界上看待作者的用意,就更容易把握。
佛家把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看作是最不真实的,所谓一切都是幻象,是梦幻。人生是最无常的。人没有不追求幸福的,可是在佛家看来,人中的福是不能算作福的。人在人中本来就是苦的,所以才有修炼,目地就是解脱自己,升华到天国去。在人中有圆满的事吗?人生本来就是残缺的,即使获得了世间的一切,也是残缺的,因为人心的渴求是无止境的,它顶多在某一个状态中停留。人心是不可能达到修炼者所讲的"清净"状态的。所以,对于常人社会中的人来说,"完整"是暂时的,"残缺"是永恒的。人就是人嘛,永远在残缺中追求完整。所以,做什么事都要讲一个圆满的结局,其实是自己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情人终成眷属",实质上就是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即使真的如人所愿,成就了美满姻缘,也不是一个修炼者眼中的"美满"。
谁人不想《红楼梦》是完整的呢?怎么写了八十回突然就没了呢?所以有好事者揣摩着书中人物的性格,顺着整体情节的发展,演绎出不同的"续"来。站在曹雪芹的角度上看,把书中的一切安排都恰如其分的展现出来,他当然能够做的到,他已经完成全书了嘛。为什么这样处理?不是他有意背离常理,非要搞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不可能,他的思想境界远远在一般人之上。他这样做的用意,恰恰是他看透了世间万象,甚至更久远的东西,他都通晓了,他才这样处理的。想看"全"的是人心,写圆满了倒不如在最主要的内容都已表达之后,就那样齐刷刷的没了。就象人类来了劫难一样,瞬间就停止了。这,更有益于作品主旨的表达。
《红楼梦》的伟大玄深,从曹雪芹对全书后半部份的轻轻一删,就可窥见一斑。妄作之后续,实乃狗尾续貂,应全部扔掉。
其实曹雪芹的安排还有他独到的匠心。让我们慢慢道来。
(待续)
- 关键字搜索:
- 四大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