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肉价还有其他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尤其是粮价在大丰收之年的价格暴涨,更可能的原因是不是应该是货币发行量过大,过多的货币追逐包括粮食在内的商品呢?
2008年1月24日。国家统计局的07年全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出炉。 数字当然是鼓舞人心的,GDP增加11.4%,246619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3.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了2600美元。 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让人忧虑的数字是通货膨胀,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去年CPI增长4.8%,其中12月单月涨幅达到了6.5%。 对此,统计局长谢伏瞻的说法是:粮价、油价的大幅增长拉动了CPI的增长。
这个说法对不对?显然不对,不用找别的资料,就从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根据统计局同时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4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粮食大丰收,粮价却大幅上涨,为什么? 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1、全国人民去年突然变得比以前能吃。以至于粮食消耗量暴涨。2、酿酒用的粮食、玉米炼制乙醇汽油增加过快。3、国际市场上对中国粮食需求增加,粮食出口暴增。
第一个显然是不可能的,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粮食消耗量不可能在短期内暴增。 第三个呢,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国际市场上一直是粮食过剩。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法国等粮食出口大国都在对农民出口粮食进行补贴,说明粮食是过剩的,对中国出口粮食的需求不可能突然间暴增。
那么是不是因为粮食用来酿酒、玉米用来炼制乙醇汽油呢?有可能。但一方面,酒的消耗量在去年并没有突然性地增长,另一方面玉米价格的上涨和居民粮食大米、面粉等价格上涨关联性不是很大。这个原因,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我们再来看看统计局公布的另一个数字:"2007年,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贷款增加较多。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0.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回落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5.3万亿元,增长21.0%,加快3.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0334亿元,增长12.1%,回落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比上年多增4482亿元。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53878亿元,比上年多增4599亿元。全年投放现金3262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21亿元。"
呵呵,是不是这个更能说明问题呢? 货币发行增加,通货膨胀,整体CPI暴涨,这个逻辑链条是不是更加有说服力呢?粮价、肉价还有其他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尤其是粮价在大丰收之年的价格暴涨,更可能的原因是不是应该是货币发行量过大,过多的货币追逐包括粮食在内的商品呢?
把通货膨胀归因于粮价的上涨、油价的上涨,这种说法是极不专业的,是出租车司机的水平。 如果不是因为统计局长的水平不够的话,那很可能就是故意掩盖货币发行过多引起通货膨胀的事实。
北京一超市内一些市民正在鲜菜区挑选蔬菜。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今天上午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中国2007年物价快速上涨原因时称,总体上来讲,这一轮物价上涨有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原油、粮食这两种基础商品的上涨。 中新社发 郑雄增 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粮食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