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南北同陷水危机 中国南水北调延宕
水资源危机正在威胁亚洲都市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北方长期以来严重缺水,近年来工业发达的广东也因污染泛滥而缺水。专家称,中国改革开放后新获取的财富是以平原、森林、河流默默地枯萎死亡为代价。
广东因严重污染而缺水
路透社日前报导,中国官方媒体称,中国南部繁荣的广东省由于污染和低效用水,同时它还为香港供应大部份水源,正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这种情形对素有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广东省造成威胁,它意味着在未来三年内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的用水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路透社在其报导中引用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宏欧(Zhang Hong'ou,音译)的话说,虽然广东全省水力资源丰富,但每年多于31亿立方米的污水被排放到遍及广东省的河流中去,造成至少有1600万居民,或人口的14%,由于污染而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该所一位教授陈均宏(Chen Junhong,音译)认为,由于地方政府忽视严厉制裁和打击污染环境的企业,致使他们只为经济增长而使污染加剧。
在北京当局2005年结束的五年计划中,包括清洁全国各地主要湖泊和河流,但却结果还是有26%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以致被列为不适宜饮用,甚至人们不敢触摸,惧怕危及人体皮肤,也不能作灌溉作物之用。
中国北方长期缺水
长久以来,包括首都北京在内许多北方城市一直处于水源不足的状况。对于北京,这座水源紧缺的城市正从越来越深的地下抽水,并从抱怨越来越多的邻近省份通过管道输水,以缓解水源匮乏的危机。
中共当局在过去几十年来不断筑坝、截断河道从而破坏环境的政策,已使人们绝望地看到中国的河流正在干枯,其含水层的流失水比蓄水更快。一向作为北京主要饮用水来源的官厅水库已几乎空空无水。
中国环境保护专家戴晴描述她担任官厅项目经理并监督一些重大水坝建设的公公是如何醒悟并私下对她的丈夫说:“建造一个大坝,就使一条河流干枯”。戴晴警告说,中国新获取的财富,是以平原、森林、河流默默地枯萎死亡为代价的。
戴晴上周在“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活动中置疑,奥运会前北京有充分理由和资源来暂时缓解严重缺水的问题,但在奥运会后,当局又将如何满足北京对水源无休止的渴望?
中国巨大调水工程 规模堪比“长城”
法新社报导说,为解决北方缺水危机问题,中国启动一项浩大的调水工程计划,预计投资60亿美元,最终向北转移的水量几乎相当于中国第二大河流 - 黄河的年均流量。该工程是中国最令人畏惧的项目之一,看上去类似于长城这样庞大的规模,预计将耗时近半个世纪才能完成。但有关人士担心,可能半个世纪还不够完成这个工程。
该工程计划在2002年获得批准,目标在奥运会前能解决北京可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该计划声称到2008年沿“东路”干线,每年向北京地区输入高达45亿立方米的水。
另一条线路,即中国主要大坝建设公司(Sino-Hydro)承包的“中路”干线,到2010年每年计划引水90亿立方米,两条水路的载流量到2020年将显著增加。
第三条预计2050年完成的经由沿喜马拉雅高原的“西路”引水工程,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制订的最长期的建筑工程项目。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很多专家因此设想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偏差,实际上已出现相当多的问题了。
而与此同时,到今年为止期望受益的北方干旱地区变得越来越干枯。
中国调水工程严重拖延
王维扬(Wang Weiyang,音译)是中国水电公司的的一位电气工程师,他所在的工作队参与挖掘从黄河引水的运河,它是中国蔚为壮观调水计划的一部份。不过,据法新社报导,当记者问及这个数十亿美元的项目是否能如期完成,并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交付使用,他挠着头皮回答这个问题。
两年来,王的工作队已帮助挖掘了一对近似4200米长的引水隧道,他说:“最后期限将会相当紧迫”,“我们正遇到一些没预料到的问题”。王告诉法新社记者:“根据最初计划每天需挖隧道10米,但迄今为止,我们自七月开始只挖了约30米的隧道”。
法新社的报导称,王及其建筑队艰苦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开凿一条1200公里长的人工河流,起点在长江的一条主要支流点 -丹江口水库,经由河南、河北等省份最后到北京。不过在河南约400公里长的运河段,至今尚未破土动工,该雄心勃勃项目的其它部份也由于技术困难和资金不到位一拖再拖,落后于预订的时间表。
另一项工程也在离开王的工地东边数百公里的山东省展开,它是开凿另对黄河隧道,这是1050公里长东部干线的一部份,上个月才破土动工。这项预计耗资3.4亿美元的东部干线,主要是沿历史上的大运河建造,最初计划到今年底完成引水到京津地区的计划。
但据山东齐鲁晚报报导,沿着这条有1400年历史大运河的路线上,水污染太过严重,不能输送,而沿线水处理厂的资金还没有落实。预计最早大约在2010年,东线的水才有可能抵达北京地区,这将落后于原计划两年。
有关官员说,东部干线的延迟迫使当局下令在2008年奥运会前,紧急完成中部干线中石家庄到北京之间段的供水计划。北京新闻最近报导,据北京水资源部的一位经理戴玉华(Dai Yuhua,音译)说,这一段最早将于明年四月开始引水300万立方米到首都。
据报导,其中多达三分之一的水将通过农村节约用水计划来供给,其余的将来自河北水库,不过那里许多水库的水位已处于历史最低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50多万人难以找到饮用水的河北省,最初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但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为北京的主要供水者。
当然从当局的角度来看,河北的问题不如首都北京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来得重要,尤其是当2008年奥运会一天天地逼近。北京的官员称,北京到石家庄段的南北引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北京奥运会的供水,故已成为一个重大和严肃的政治承诺。
净水短缺正在威胁亚洲的都市繁荣
在中国南北同陷水危机的今天,有许多亚洲城市也一样处在水源短缺的煎熬之中,而其中有些是缘于环境污染后净水短缺所造成的麻烦。彭博专栏作家安迪·慕克吉(Andy Mukherjee)12月4日发表文章指出,对亚洲长期繁荣构成最大威胁的商品不是石油,而是水。
文章说,亚洲城市的决策者不太可能担扰该地区新鲜水是否耗尽,同时把废水作为压倒性的最大危险物。可是,在排放水准许流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之前需进行处理,而目前净水的能力增长得太慢。除非这个主要缺点被立即改善,否则最终可能会威胁到诸多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总部设在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在这个月的报告中表示,“延续目前的趋势将会使现有的水资源越来越受到污染,提供清洁水将变得越来越昂贵,管理也更加复杂和困难”。
文章说,那些积极迎接挑战的国家,将为人民产生更适宜居住的城市,为投资者创造令人兴奋的新机遇;而那些不积极采取主动的国家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如果这个问题限制在几个大城市会比较容易解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现在起到2025年,亚洲城市人口将增加60%,其中大部份增长将发生在50万或更少人居住的地区。
文章认为,有效管理水资源的第一步是正确定价。这也是最困难的事。在中国,由于北京当局的意愿,一些城市已表明愿意提高水的价格,以此推动人们节约用水。从1949年到1985年,中国天津市向居民收取的水费不变,每立方米水为0.08元(约3美分)。不过当该市知道这个高度补贴的水费其实对水的生产和节约是一个严重阻碍时,它在接下来的20年内将水的价格提高了八倍。
天津在水处理和分配方面因此获得了十分必要的投资。今年九月,世界最大的水公司、总部设在巴黎的威立雅环境公司(Veolia Environnement SA)赢得一个30年、 26.5亿欧元(39亿美元)的合约,向这个城市的300万人供应饮用水。新加坡最大的水处理公司,凯发有限公司(Hyflux Ltd.)也正在天津建厂,以便循环利用废水。
文章表示,虽然通过提高水的价位来节约用水,同时凑集足够资金投入水的生产和回收的目标不会轻易达到,因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中国城市已提高价格,让投资者能收回全部成本,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城市采用的方向是正确的。
- 关键字搜索:
-
外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