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过河记(22)(图)

 2007-12-01 02:4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第三章 第二节 如何学有所教(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一所山区学校。学生们在简陋的教室里午休,付不起学费的孩子在教室外枯坐。(getty images)

"学有所教"存在三个层面:

是学龄人口能否进学校的问题;

是在校学生能否得到必要的教育的问题;

是教育制度、教育系统能否自我改善、良性发展的问题。

这三个层面的阐述,属于鸿篇钜制的覆盖范围,本文难以详尽。但是通过一些典型场景和故事,亦能以较短篇幅粗示真相。

希望工程与绝望场景

有这么一段特写:"胡富国来到吕梁地区桥_村。这个仅有40户人家百十来口人的小山村,地处沟坡汉垣,土地贫瘠,群众生活比较贫困。当他到村里的学校看望师生时,眼前的景象把他惊呆了:学校仅有的家当就是两孔冬天跑风、夏天漏雨的破窑洞,七歪八扭的破旧桌椅,有的学生甚至坐著石头板凳,5个年级23个娃娃挤在阴暗潮湿的窑洞里。"

这幅场景是中国农村小学的典型代表。1989年,随著各地农村学校困境的大量报道,政府做出的姿态是"希望工程",允许全社会捐款,资助农村学生继续学业,帮助学校翻新校舍。然而,需要数千亿投资才能略有改善的问题,却由十年间筹集了区区10亿元的希望工程来解决,除了凸现政权的冷酷与漠然之外,仅为一言堂的媒体增添了一些煽情的炒作而已。

(七)

2006年,温家宝宣布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免农村小学生的学杂费。然而,各地执行情况,却很难令人相信政策能够真正实施。且看一个报道:"去年(2006)秋季起,广东率先在农村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960万农村户籍的中小学生受惠免交学杂费,为此广东省去年共投入31亿元。但是,民进广东省委文教工委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调研时却发现,不少地区存在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甚至被挪用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

可以肯定的是,在资金到达嗷嗷待哺的农村学校之前,无数的贪婪的权势之手已经伸向了这笔钱; 也可以肯定的是,日后经媒体曝光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因为农村教师是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地方权霸们完全能够令他们在被剥夺之后却缄口无言。

除了农村的状况之外,还有一个庞大却仍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这就是进城打工农民的子女失学的问题。这些打工者一般认为是一亿多人,其中部分人将孩子带进城里。虽然改革开放二十几年,进城的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城市的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歧视却一点儿也没有改变。因为没有城市户口,他们的子女被拒于校门外。

这里有几组数字:2003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18岁以下的有约2000万人,其中有近400万儿童不能入学,约1/2的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却不能及时入学。这个数字到了2006年也没有改善。

失学儿童是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问题。这是2006年12月31日《羊城晚报》报道的一件事:6个失学儿童结队行恶,对看不惯的儿童,"暴打之后用烟头烫"、"剥光衣服逼其跳河"、"叫人不应,蒙头就是一吨打"。其手段之残忍,令人震惊。

所以,"学有所教"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让每一个孩子无条件地入学。(未完待续)

 

williamhill官网 首发 欢迎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时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