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博讯》上载了冷眼《给上书潮泼盆冷水──论胡温公开信中所隐含的奴性文化》一文,提出了和剑眉一模一样的论点,不过也许这一篇文章在剑眉的《汪兆钧的局限性》之后发表,所以文中所表露的意思有"后来者居上"之嫌。若说剑眉对"汪兆钧现象"(张三一言语)说了几句风凉话,那么冷眼就是直接地"波冷水"了,前者大不了说个"汪兆钧的局限性",后者则给"汪兆钧现象"以"奴性文化"的定义,两相对比,冷眼要比剑眉"冷"得多了。剑眉的文章发表后,我写了《剑眉,请别说汪兆钧的局限性》的短文,批评了他的论点,冷眼的文章发表后,我没有理由"冷眼旁观"。
"汪兆钧现象"是一个公民讲真话的现象,因此,正如许多支持他的人所说的那样,他的话的价值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说"(中是一种行为);单就"说"来看,汪兆钧《致胡温公开信》是向共产党高层"上书",如果说这样的行为在我们中国古已有之的话,那么,冷眼由此而想到了"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可谓联想丰富,但是我认为非常遗憾,联想力丰富的冷眼本身应该从这一联想中发现一种价值,可他却非但没有寻找到价值,反而使自己把可以寻找到的价值给先行破坏了,说什么汪兆钧在今天竟然"玩起"公车上书"的绝活来"。好象今天中国的民主运动就应该和中国近代的民主传统完全地"决裂",就如同中国共产党曾经宣扬过的"两个决裂"一样。在这里,我不知道冷眼是不是"五毛",但是,他的思想和共产党人那样的相似,就不能不引起我的警觉。
我不知道冷眼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如果他生活在国外,并且已有很长时间,那么,我怀疑他是"五毛"就没有理由。所有在民主国家生活的中国人无不把言论自由当成是家常便饭,因此,他们在读了汪兆钧的公开信后,感觉不到其中的价值的分量那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冷眼如果生活在国内,他写的这一篇文章,就有可能得到"五毛"钱(其实,这东西也只值"五毛")!
今年5月4日,《博讯》刊登了一篇报道:《"无国界"13个互联网敌人名单》,其中,中国"52人因互联网上言论过于自由而入狱"一事,请问:冷眼──这是不是事实?如果是事实的话,那么仅仅只隔了半年,汪兆钧的公开信的发表算不算"英雄"?这样的"英雄"是自我站出来的?还是"媒体包装"的?再举一例,今年的6月4日,《成都晚报》因在广告栏目中刊登了"向坚强的‘6.4'遇难者母亲致敬"13个字,整个报社遭到了"严厉整肃"难道冷眼就不知道?在今天,谁练法轮功就逮捕谁,难道冷眼就没有看见?高智晟以律师的身分为法轮功辩护,竟然使自己身陷囹圄难道也是假的?因此,一个出于良心、出于责任心、出于真情而讲话的人,竟被冷眼视之为"俯首帖耳"者。这不是人妖混淆、是非颠倒又是什么呢?
如果冷眼不是"五毛",而是一时思想糊涂,那么,我请冷眼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汪兆钧的公开信为什么没有写给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这封信的内容肯定是在"十七大"召开前就开始写作的,但是,它不是写给共产党的"中央",而是写给胡温"个人",这样的事情作者不是没有一番考虑的。我拜读了汪兆钧《关于我的公开信的说明》一文,对于汪的个人经历有一些了解,这样一来,我们在分析公开信时,就有了可以参考的系数。汪兆钧是一个从过去中国民主运动中走了过来的人,在"6.6"运动中,他是一个积极分子,据他自己讲:"我幻想着,文化大革命结束,伟大领袖会派遣或授意我去东南亚或非洲,我会成为那里的格瓦拉!为了锻练和考验自己的革命意志,我三天三夜绝食,不喝水,以后染上了胃病,直到今天。"在70年代的中国"改革"潮流,他又变成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这样丰富的经历必然在他身上产生出非常的思想,因此,我在读到他的公开信后的第一个感觉是他完全破除了中国政治上的禁忌,有着为在中国搞民主不拘一格的的气质。因此,在他的政治见解中,毛泽东的"继续革命"和邓小平的"改革"能够贯穿起来谈论,和中国社会上那些"知识分子"比较起来,有着平民政治家的底气。
在民主问题上,他是一个很有个人眼力的人,把共产党的"集体"、"共产党人的习惯"和共产党的"领袖"清楚的区别开了,因此,他在不对共产党集体抱幻想的时候,却没有把"共产党人的习惯"和共产党高层的人物等同起来,如果说这一判断同他参与了毛泽东的政治运动和参加了邓小平的改革的经历有关的话,那么,这种经历恰恰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经历;又如果说中国的民主就象金子一样地镶嵌在其中的话,那么,他的民主就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而是从他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诚弥足可贵!和那些号称"知识分子"的人从外国人的"书本"上找来的民主对比一下,冷眼以为如何?冷眼如果是一个真心想搞民主的人,那么,我请你好好的、虚心的读一读汪兆钧的公开信,读后懂了之后再"波冷水"也不迟。
冷眼对"汪兆钧现象""波冷水"的一个借口是汪兆钧根本就不"代表人民",在文章的末了,他写到:"最后,我要提醒你(汪兆钧),除了你自己,也许你谁也代表不了,你既不代表几十万的中石化下岗职工、也不代表几百万银行职工、你更不代表中国的退伍军人。"冷眼怕是吃多了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亏,因此,他用人们批评江泽民时的同一手法,也弄出了汪兆钧的"三个不代表",可谓"照猫画虎"。但是,我要说明的是:冷眼想把汪兆钧驳倒,已经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了,他把民意表达时所具有的普遍性和江泽民的欺骗人的伎俩都分不清了,难怪对于一个民主的现象,他竟然大"波冷水"。
不过,我预言:"汪兆钧现象"所燃起之"火",是冷眼的"水"波不灭的。原因是为汪兆钧之"火"添柴加薪的人太多太多,而"波冷水"的人又太少太少,杯水车薪的成语的价值──冷眼当思考之!
【附件】
给上书潮泼盆冷水──论胡温公开信中所隐含的奴性文化
冷眼
迷人的景物,或只有远眺才凸显其完美,一旦近玩,则顿失其色。这些天来,静心观察发现,被"艺术包装"、为政治追捧的上书潮似乎也是如此,只能远观、不能近玩!一旦走近,则顿失其斑斓,凸显其瑕疵。
这中国人就是这样,即使到了绝境、即使已做好赴死的准备,也还摆脱不了奴性的传统、迷恋这下跪的偏好,而玩起"公车上书"的绝活来。分明是振臂高呼,高亢呐喊,却还要双腿跪地面朝北。
口口声声,今天"我代表几十万中石油",明天"我代表上百万银行职工",后天我还"代表全国退伍军人"。却原来只是虚张声势,既无能动员起这几十万中石油下岗职工抗议示威,又无能形成社会压力强制当局释放维权被捕者。却放弃一个维权者的使命,炫耀着自己的文字功夫、做起这政治家的梦想来。即使真有能力写出你所吹嘘的20篇公开信,即使真有胡温当局的默许、有海外媒体的包装,这也不说明你有能力为这几十万下岗失业者办成些事情,更不说明你真有这份诚意。因为上述两者谁都不代表中国弱势群体的利益。现在我要问,你究竟是在为这几十万失业者的生存困境而奔波,还是妄想把他们当炮灰,实现你个人的政治野心?
既然是号称中石化工人的代表,且为中石化下岗职工上访情愿。守望相助、肝胆相照之下,工人们又如何会如此这般的坐视不理、见死不救?这只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决不会为虚假的做秀而感动。自由作家天理既无海外关系、也无上层背景,但是他和失地农民心连心。如今他为南海失地农民维权做牢,农民热泪盈眶、痛哭流涕的送上几千元集资慰问金,请问这海外媒体包装出来的"维权英雄",怎么会在这几十万中石油下岗职工处找不到粮饷,竟把手伸向与此事毫不相干者?
维权英雄不是几篇文章、几句呐喊就能当得了的,更不会一面上演这赴死的做秀、一面跪拜胡温强权乞求圣恩,他必须有所动静的组织起工人运动、农民抗争,为权利受侵害者而动,低调的壮大弱势群体的力量,形成社会的压力,强制政府做出妥协退让,为权力受害者赢得权利、找回尊严。不然你如何堪当这自吹自擂的"英雄"二字?真正的英雄,绝不为名利所动,只为制度受害者的权利着想,不然,你即使有了媒体的包装,也不过只是刻意做秀的政治花瓶。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尚且载入史册,公开信这般"完美无缺",必定青史留名,这大概是英雄的自恋臆想。几个媒体采访,就搅得心浮气躁、心绪不灵;几句"别有用心"的褒奖,足令其环顾四野、舍我其谁?以至于别了娇妻、舍了爱子,"霸王别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毕竟是君君臣臣、俯首帖耳,又何来这霸王的底气?
最后,我要提醒你,除了你自己,也许你谁也代表不了,你既不代表几十万的中石化下岗职工、也不代表几百万银行职工、你更不代表中国的退伍军人。
在网络skype中采访于这位英雄,为其夸张的言论所动,有感而发、随笔而录。
〔转载自《博讯》
- 关键字搜索:
- 武振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