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香港导演隐居重庆小镇9年卖面条(图)

 2007-10-24 20:0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他曾是香港知名导演,如今却隐居北碚一偏远小镇卖小面。余积廉的转型,就像他电影里的人物一样传奇。

  在演艺圈摸爬滚打三十多年后,他只有一个感觉——累。累过之后,他开始思考什么是幸福,开始懵懵懂懂地寻找幸福。最后发现,幸福,其实就是平凡、简单和自然。

  虽然已是老人,但在这个偏远山区小镇上,他的衣着绝对前卫——一件白衬衣外罩一件摄影背心,还打着领带,显得精神矍铄。碰见熟人,就像江湖中人般双手抱拳打招呼。

  他看上去不像卖小面的,但12日下午,记者的确看到他将桌上客人吃罢的碗筷收拢洗净,之后拿起电话,用带着明显粤语腔的普通话说:“喂,明天请送凉面 20斤,热面5斤。OK!”。稍稍闲了,他从柜台里拿出一杯咖啡,喝了两口,又拿出一天的营业款,小声数起来:“One(一)、two(二)、there (三)……老婆,今天卖了83元呢!”卖小面的会一口英语?

 

  简单就是幸福。每天,余积廉都要和妻子上山挑泉水。

  

  香港动作片导演隐居重庆小镇9年卖面条

  
  
展示自己当年的影片海报

  

  不管天晴下雨余积廉都会坚持练功

  他叫余积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身份是香港唯益电影公司总经理、独立制片人、知名动作片导演。其代表作有:由胡慧中主演的《决战天门》、《少林达摩》等。轰动一时的台湾影片《欢颜》,也是由他担任的总摄影师。

  他的身份证归属香港,上面写着:余积廉,生于1940年;他的港澳同胞回乡证上写着:职业——导演。

  1998年起,余积廉这个名字突然在香港演艺圈销声匿迹。“躲到这里卖小面来了。在复杂的演艺圈呆久了,累!平凡才是幸福。”他说。

  小镇上的神秘老人

  这里是北碚区天府镇五井村5组,场镇距北碚城约10公里,四周是山,也是北碚重要的产煤地。放眼望去,到处黑黑的。不断有煤车经过,尘埃将街道弄得失去了本色,房屋因此蒙上一层黑灰。

  与余积廉一起经营面馆的妻子蒋雪梅,就是地道的天府镇人。

  这家没店名的小面馆在天府中学校门前,顾客主要是学生。面不贵,二两小面2元,分量足。如不够,可以添加,不再收钱。

  余家就安在面馆旁一幢破旧楼房里,一室一厅,很简陋。厨房堆满雀巢咖啡的玻璃瓶。小小的客厅,挤着一台21英寸的彩电,一架木沙发。另有一张办公桌,上面摆着剧本书稿和一本《于丹庄子心得》。夹着书签的那页,用铅笔勾出这样一句话:“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虽然表面各异,但本质却是相同的……无论是荣誉还是困苦,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墙上挂满画,有的装裱精美,上面盖着“我是山人”的印章。“我是山人”是余积廉的别名。到天府镇后,他就为自己取了这个名字: “我喜欢这里的山,雄壮中不乏秀丽,再浮躁的人到了这里,也会心如止水。在灯红酒绿、充斥着权利与金钱的大城市,永远无法找到这种宁静。”

  在余积廉心中,这座嘉陵江边的小镇,仿佛与急速进步的时代隔绝了,他好像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山里人”:“也许,这便是武侠小说中高人隐修的地方吧。”

  天府镇街上,没人知道这个老人的过去。“他是香港人,退休了,好像姓余,挺神秘的!”这是街上的人对余积廉最透彻的认识。

  小镇人对余积廉还有一个认识——“武林高手”。一次,两只发狂的狼狗在街边向他发起攻击,余积廉扎好马步,一掌劈去,一只狗应声倒地。另一只冲上来,一人一狗对决后,两只狗不敢再上前。余积廉不顾观者诧异的眼神,扬长而去。从此,这个老人身上的神秘色彩更浓了,再加之他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有人就给他取了个外号——独行侠!

  “我一般很少和周围的人说话,但会热情地打招呼,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那所谓璀璨的过去。有时有人问及,我就装作听不懂他们的话。”余积廉的确听不太懂当地话,别人更听不懂他那些脱口而出的英语。

  唯有家里书架上那些影像资料和剧本,方能见到这个老人当年的影子。那里存有两张《决战天门》和《少林达摩》的宣传海报,上面写着“导演:余积廉”;还有一些老照片,其中有拍片花絮,也有他和香港一些知名演员的合影。

  电影生涯大起大落

  “刚来时,我一看到街上的人,就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分成两类——正派和反派。现在想来,自己也觉得好笑。”余积廉以前的作品以动作片为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电影特别是动作片红极一时的时候,余积廉就是此时在香港演艺圈日渐成名的。

  余积廉1940年出生于广东,15岁到香港,17岁开始接触电影。从练习生到摄影机机工,到第二摄助,到第一摄助,再到摄影师,最后到导演,他在香港电影圈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于1987年成立唯益影业公司,担任独立制片人。他曾在电影《欢颜》、电视连续剧《天蚕变》等红极一时的影视作品中担任摄影师,并导演了《决战天门》、《云雨生死恋》、《少林达摩》、《摩登大食懒》等电影,常和胡慧中、任达华、古天乐等知名艺人合作。

  余积廉坐在办公桌前,边品咖啡边平静地回忆往事:“那时,我总以为我很成功,一顿饭可以吃掉几万港币,可以在明星面前指手画脚。1990年后,我对成功和幸福的定义有了改变。”

  那年,余积廉到嵩山拍《少林达摩》。那些独特的山、那种雄壮的美立刻将他吸引:“我当时闪过一个想法,要能一辈子住在这里该多好!”

  回港后,余积廉突然开始厌恶灯红酒绿的都市:“压力很大,交片时间延误,会付出巨额赔偿。更严重的是,会有信誉破产的可能,再融资就难了。有时,为了生意,一晚上要辗转四五家夜总会,生意就是在觥筹交错中谈成的,累!身体上的累是次要的,关键是心累。后来,累演变成厌恶,只想逃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业遭到重创。因盗版猖獗,数百家电影公司因此倒闭。1995年,一部《盲侠之再踏江湖》让余积廉亏损近100万港币,他自此元气大伤。1997年,在《省港双雄》上映后不久,余积廉突然从香港电影圈消失了。

  “踏雪寻梅”隐居北碚

  余积廉“逃”到了北碚天府。1998年,当他第一次踏进这座他从未听说过的小镇,他就知道,这就是他寻找了许久的天堂。

  余积廉是随妻子蒋雪梅到北碚天府的。

  1992年,余积廉在深圳街头漫步,前面一个女子引起他的注意。“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我第一眼看见她,就知道她是我要找的人。当导演这么多年,我相信自己不会看走眼。”

  “你好,我叫余积廉,很高兴认识你。”他主动上前打招呼,并留下联系方式。这时,他知道,这个女子姓蒋。

  第二次见面,对方告诉他:“我叫蒋雪梅!”余积廉呆住了。港人信风水,几月前,他曾在香港一个寺庙抽签。“黄大仙”告诉他,他的姻缘要“踏雪寻梅”。

  “我一直不明白该怎样去踏雪寻梅,直到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踏雪寻梅’究竟是什么意思。由此坚定了要和蒋雪梅在一起的决心。”余积廉没告诉对方自己是导演,只说自己在电影公司打工。

  当时,从天府中学毕业的蒋雪梅正在深圳某酒店当放碟员。她向记者坦言:“虽然他大我28岁,但我一开始就觉得他很可靠,值得托付终身。如果当时知道他是导演,我不会和他在一起。导演见到的美女还少么,怎么会看上我?况且,我并不喜欢演艺圈的人。”

  一年后,余积廉才告诉蒋雪梅他的真实身份。蒋雪梅原谅了他善意的欺骗,也目睹了他的痛苦:“一方面,他很想挣更多的钱,拼命和各色各样的人周旋;另一方面,他很厌恶这样的生活。在愿望和现实的冲突下,他过得很累。”

  当香港电影业越来越低迷时,余积廉决定歇影。

  1998年,余积廉随蒋雪梅第一次踏上重庆的土地。当看到被群山环抱的天府小镇,看到秀美的缙云山和滚滚的嘉陵江,他醉了。年底,二人领取了结婚证,从此隐居。

  挑泉水卖面平凡度日

  刚来时,余积廉有很多不习惯。最麻烦的是语言障碍和饮食习惯。

  “直到现在我也听不太懂重庆话,还得靠老婆翻译。这也好,免得别人打听我的过去。”也有人向蒋雪梅打听这个神秘老人的过去,蒋雪梅总是说:“普通职员,退休了。”

  辣椒,是余积廉又爱又怕的东西:“记得第一次吃火锅,我见别人吃得津津有味,也尝了点,结果,眼泪全下来了,连忙喝3杯啤酒,还到卫生间漱口10分钟,这才重新坐下。不过,我现在吃辣椒的本事,和老婆不相上下!”

  第一次走进田间地头,余积廉觉得到处都稀奇:“老婆,茄子居然不是长在土里的;米原来是长在水里的……”三年前,一只流浪小狗跑到面馆前,余积廉收留了它,取名“Lucky(幸运的)”——这是小镇上唯一一只用英文命名的小狗。每天,余积廉走到哪,Lucky就跟到哪。

  早上,余积廉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楼下的黄葛树下打拳:“每次我都感觉周围的树和空气在跟着我动。”当导演时,为拍好动作片,他专程到北京找了一位形意拳大师,学了些真功夫。现在,这点皮毛功夫竟让他成为这个小镇的“武林高手”。

  绘画、写作和下象棋,是他闲时最大的爱好:“我作画,老婆一旁看,幸福其实很简单。”

  窗户对面有座小山,当地人称凤凰湾。每天,夫妻俩都要提着几个塑料桶,爬上山顶,那里有一股泉眼。“她挑,我背,一路幸福……”小镇有自来水,但他们不喝。用山泉泡普洱茶,是余积廉的最爱。“我以前有胃病,现在基本好了。”他将功劳全归于凤凰湾的泉水。“安逸惨了!”不自觉地,他冒出一句地道的重庆话。

  这样悠闲地过了一段时间,蒋雪梅提出开家面馆。“我们不缺钱,但得有事做,这样充实些。”后来,他们买下一个门面,开始卖小面,每月可挣1000多元。

  每天早上3点过,蒋雪梅就得起床,到店里忙碌,夫妻俩一日三餐都在店里。“先生上了年纪,有晚睡习惯,我不会让他这么早起床。”蒋雪梅笑了,说以前从未想过会称自己的丈夫为“先生”。

  早上打完拳,余积廉到面馆和老婆一起张罗生意:“我其他做不来,只能打下手,洗碗、送外卖、收钱、端面……”

  “我们在一起十多年,从没红过脸。有时,我发点小脾气,先生也能包容。”蒋雪梅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

  蒋雪梅体态有些胖,她围着围裙站在柜台旁,就像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妇女。“我的老婆是最美的,她善良、勤劳、实在。”余积廉边说边将老婆紧紧揽在怀里。二人的眼神里,尽是甜蜜与幸福。

  “别人都说香港是天堂,在我看来,这里才是修身养性的天堂。虽然物质条件差些,但有爱情,有咖啡,这就够了。这里的人纯朴,洗涤了我过去的圆滑与势利。这里的山、树、水,还有山边的小屋,让我懂得什么叫生活,也给了我绘画的灵感。”余积廉说,他有一种脱胎换骨重生的感觉!

  这样的日子,他准备一辈子过下去。

  欲拍渝版《码头风云》

  从纷繁浮躁的演艺圈,到目前的心如止水,余积廉说,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

  一开始,余积廉准备拿出一大笔钱装修新房。蒋雪梅制止了,告诉他要“入乡随俗”,凡事不能太张扬。所以,他们有了眼下这套简陋的住房。“当初,回想起香港装修豪华的住所,回想起那些多姿多彩的夜生活,以及那些价格昂贵的珍馐美食,再看看眼前的处境,我心里还是有些失落。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喜欢这里,失落感才渐渐消失。”

  记得第一次到解放碑买书,看到解放碑不逊于香港的繁华,余积廉连头都不敢抬:“我不敢看,怕触动自己,又想起香港。”现在,他已能坦然地行走在解放碑了。

  蒋雪梅说:“刚来时,他管开电视为Camera(开机),这本是拍电影的术语,他过了好久才改过来。”

  余积廉说,他从香港消失时,没对圈内任何人说自己的去向:“就是不想他们来打扰。”但隐居9年来,他会每天雷打不动地买《重庆晚报》。“主要看娱乐新闻。看并不表示放不下,这毕竟是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看到有关以前那帮朋友的新闻,我会很平静。”

  隐居天府镇9年,重庆的本土文化冲击着余积廉的心灵。“那些关于码头的故事,还有源于水码头的火锅,以及重庆人纯朴、耿直、向上的人文精神,让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

  三年前,余积廉开始重操旧业,写剧本,题目就叫《码头风云》。“以前有位美国导演拍了一部《码头风云》,获得了8项奥斯卡奖。我要拍一部重庆版的《码头风云》,讲述一群乱世英雄的故事。以前拍电影纯粹是为了挣钱,现在是因为爱这座城市。”

  目前,剧本已脱稿,讲述重庆民国初年,几个水码头的大哥如何在乱世中求生。几番争斗中,表现了重庆人不畏强权、坚守正义的精神。剧本里的人物,有些就是以天府小镇上的平凡百姓为原型。

  “序场我都想好了,山道、峡谷、孤帆、朝阳……一片寂静,江雾缭绕的江面上,由远而近传来一声声川江号子。然后,只见一个黑点冲开薄雾,越来越近,原来是一艘运货的船。川江号子越来越激越……”

  奋斗、成功、思考什么是幸福、懵懵懂懂寻找幸福、醒悟、隐居,到真正懂得什么叫幸福——余积廉说,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回归自然的过程。“我觉得自己人生的转型就像一部电影。当你什么也不是时,就想要出人头地。真到了那一天,才会发现,幸福原来就在起点。”
来源:重庆晚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