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民运老将郭昂9月27日在伦敦中国大使馆前示威。
缅甸僧人为主体的示威在持续了一周多的时间后,终于在周三演化为流血冲突。官方承认,已经有包括一名外国记者在内的九人死亡。而军警与抗议者的对峙仍在持续。
从军方的高音喇叭广播到伦敦、悉尼示威声援的缅甸"海外民运",从仰光街头的军车到缅甸安全部队手中AK-47风格的冲锋枪(鉴于中缅两国密切的军事关系,有理由估计那或许就是中国的56式),一切都自然让人想起1989年北京和其他一些中国城市发生的民主示威。连中国媒体对缅甸事态意味深长的缄默都在暗示着某种尴尬的联系。
网络时代政治
北京的枪声把一代青年学生的民主热望淹没在历史的血迹中了,缅甸的局势却仍在发展。
然而,虽然都是极权专制与民主自由的对抗,在感觉到缅甸这场抗议和"八九民运"相似性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场运动也因为时代、文化等因素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次缅甸的抗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一个"网络时代政治"的样板,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多媒体"网络直播"的运动。
得益于缅甸当局的网络控制手法和中国相比还算"原始",为数不多的手机用户和不到人口1%的互联网用户通过博客、论坛和电子邮件把抗议的威廉亚洲官网
进展传到了海外,缅甸的"海外民运"也把从外面了解到的全景反馈回国内。
虽然缅甸媒体公开指责美国之音和BBC推波助澜,但网络在这次抗议中作用不可低估。也许正因如此,缅甸的互联网服务周五中断。
而在1989年的时候,海外电台的广播和校园内的油印小报还是信息传达的主要方式。很多当年的大学生也许还记得那些被"接管"了的学生广播站如何播放着BBC和VOA嘈杂的短波新闻。
橡胶子弹
从示威持续的时间和规模来看,目前九人死亡的数字显示,缅甸军政府的镇压手法还算是克制的。
除了那名不幸的日本记者,其他死亡的八人中目前还没有证实有僧人。
我们看到,突袭寺庙的军人使用了橡皮霰弹;驱散人群的军人主要对空开枪。
很难说是缅甸军政府接受了1989年北京的教训,还是对缅甸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中国要求克制的声音起到了作用,少死伤人总是好事。
缅甸军政府耳聋目障, 不懂得学中共对宗教怀柔贿赂的手段, 导致今时今日的对持局面。回顾中国六四民运, 何曾见少林寺僧出来说话游行?……奉告缅甸当局, 以后一于施行僧侣干部化, 所有僧侣享国家干部侍遇, 出粮准福利多, 欢迎僧侣还俗娶老婆包二奶, 包保以后军政府千秋万世, 安享太平. ——惶恐 U.S.
当然,本来就和平、克制的僧侣们这次也算是克制到了极限,除了游行和倒举钵盂,也确实没有留下什么让军政府"忍无可忍"的把柄。
另外,我们在看到全副武装的军人部署在仰光街头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在佛国缅甸,军人中也有相当比例的佛教徒,让他们把枪口对准僧侣是断难想象的。
回首1989年,当时年轻的中国军人受到的熏染是:那些自命"天之骄子"、与自己几乎同龄的广场大学生不过是些"不知足"的捣乱分子。
目前缅甸的局势仍处于国际压力下的对峙状态,十几年来的国际制裁并没有让缅甸执政的将军们改弦易辙,因此也很难说美国威廉亚洲官网
的制裁除了象征性和表明道义立场外还有多少实际意义。
但如果国际干预真能让缅甸当局在手法选择上有所顾虑,减少流血,也是生民大幸。
政治和尚
1989年的天安门民主运动是在苏联、东欧逐步自由化,冷战行将结束的国际背景下展开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把对运动的镇压看作是事关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事,也决定了这场运动的结果。
好在冷战结束后的革命已经大多不再血腥,我们在东欧和中亚看到的是"天鹅绒革命"、"颜色革命",如今又到了缅甸的"僧侣革命"。
有人指责缅甸僧人受到了西方的政治利用,但当政府要人女儿出嫁可以身披钻饰,而穷人家孩子每天只能吃一餐的时候,恐怕不用利用, 僧人们悲天悯人的佛心就已经足以让他们上街了。
"僧侣革命"会在中国发生吗?
起码佛教是不可期待的了,中国不少僧侣都有了处级、局级甚至更高的待遇,早已"体制内"了。
即便在"自由世界"的香港,刚刚上任的香港圣公会大主教已经表示,教会不会参与任何政治运动,包括争取普选。
以宗教代政治,那是中世纪的黑暗。但如果宗教讳言政治,是否也就意味着沦为了政治的奴仆呢?
- 关键字搜索:
- 从天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