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中共的非洲"非人"政策

中共领导人胡锦涛最近访问了非洲八国,引起西方评论家的重视,纷纷探究中国的外交战略走向。

原香港《南华早报》编辑,现为美国有线电视CNN 做中国问题评论的林和立( Willy Lam )对此指出,这次中国领导人的非洲之行,标志大权在握的胡锦涛已彻底扬弃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永不当头"的主张,而走上了要"有所作为、以我为主"的所谓大国发展战略。林和立认为,这从上个月解放军导弹摧毁卫星,到这次胡锦涛的非洲八国之行,都是明显的信号。

最近中共的非洲政策相当活跃,胡锦涛不到一年之内就两次访问非洲,而且仅仅三个月前,中共就邀请了 48 个非洲国家元首等,到北京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并用大笔勾销33 个非洲国家欠中国的债务,来拉拢非洲。

在胡锦涛启程前,中共外交部举行记者会,强调胡的非洲行,主要是致力非洲和平发展等等。当时美国媒体对胡锦涛的非洲之行能够有助于制止苏丹的种族屠杀有相当幻想,《纽约时报》记者佛蓝茨( Howard French)发自北京的报导题目就是 " 中国领导人访问苏丹,试图结束那里的冲突" 。

但实际上胡锦涛去苏丹,却是去奖赏那位推行种族屠杀政策的苏丹总统,答应帮他盖一座"总统宫殿"。《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马拉比( Sebastian Mallaby )二月五日在该报发表的专栏,题目是"给苏丹一座宫殿",副标题是"中国无原则的援助损害西方",认为胡锦涛答应给苏丹独裁者盖一座宫殿,完全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近年没有答应给任何国家总统盖宫殿,所以挑中了苏丹,就是要利用这个举动对抗西方。

近年苏丹政府遭到欧美等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主要因为苏丹的达尔富尔地区的居民要求独立,但遭到政府军及亲政府民兵的镇压,而且是使用种族清洗手段,四年多来,根据人权组织的数字,多达二十万人被杀害。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中止援助,甚至主张联合国要对苏丹经济制裁,但遭到北京反对,中共威胁动用否决权。这次胡锦涛访问苏丹,不仅不谴责苏丹的种族屠杀,反而答应向那个野蛮政权提供一亿四千万元人民币的援助,盖"总统宫殿",等于给了苏丹独裁者一个奖赏。

中共为凸显胡锦涛的所谓"大国崛起",还准备今后三年 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增加一倍,向非洲提供 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 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这种做法被西方评论家称为"撒钱买阔",而根本不管中国迄今仍有六亿人每天收入不到二美元, 5 %的中国人(六千多万)仍生活在联合国"贫困线"下的现实。因而中共的非洲政策,其实是一种"非人"政策,既不顾苏丹对 20多万人的种族屠杀,也不管中国人的死活;它看重的仍是意识形态,而不是人本身。

西方国家所以对苏丹的暴行关注并谴责,另一个原因是,在整个非洲都迈向多党制的今天,苏丹的种族屠杀实在太显眼,太令人愤怒。在上世纪的非洲,到处是强人专权,军人统治。当代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逊( Paul Johnson )在他那本总结二十世纪历史的名著《当代》(Modern Times )中,关于非洲那章,题目就是"野蛮人的王国"。因为截止六十年代末,非洲就发生过64 起军事政变和叛乱,仅达荷美这一个国家,就发生过六次,刚果,多哥,扎伊尔等国,都各发生两次。至1975 年,43 个非洲国家,有20 个处于军事专制之下。六十年代,非洲仅有四个国家(塞内加尔、毛里求斯、冈比亚、博茨瓦纳)保持了多党选举制度 。

而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大漠孤烟直的闭塞之地非洲,也开始民主之风劲吹。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撒哈拉次大陆的 48 个非洲国家,已有42 个进行了多党选举。中国人印象中那些很落后的国家,像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马拉维、乌干达、加纳等等,都在九十年代相继实行了多党选举。

在这种背景下,苏丹不仅没有民主选举,而且还在推行国家暴力,种族屠杀,可想而知国际社会的愤怒。

上述《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马拉比说,面对西方的批评和要经济制裁,胡锦涛强调,要尊重苏丹的国家主权。这位评论家说,什么是国家主权,在现代文明社会,如果一个国家对内种族屠杀,或对外侵略,那么这个国家实际上就已经丧失了国家主权,国际社会就有权进行干预。这就像美国使用武力推翻了阿富汗的塔列班政权,铲除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一样。再例如,当年纳粹德国发动战争,对外侵略的时候,国际社会就有权进行军事干预,把希特勒政权铲除。纳粹德国不能用什么不得干预我们的国家主权,来阻止国际社会对它暴行的谴责和制止。

前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廖建明也在《华盛顿邮报》网络专栏中指出,中共的这种所谓主权说,就是为自己的暴行辩护和开绿灯,像六四屠杀,以及中共可能对台动武,都可以用什么国家主权做借口,推行国家暴力。

今天,北京偏袒、奖励苏丹独裁者的非洲政策,再次证明了,胡锦涛上台后,中共的专制制度,意识形态思维等,都没有改变,对这样的政权,不能抱有浪漫幻想。

2007 年2 月12 日于纽约

——原载《观察》(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