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害羞的巨人开始蜕去虚伪的谦逊
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新议程:鼓励人们讨论世界大国意味着什么,并很大程度上不再否认中国想成为世界大国。在过去几周,中国中央电视台已经播出了一套12集的系列片描述九个国家崛起成为大国的原因。这套系列片是基于一群中国史学精英的研究——他们还向执政的政治局简单介绍他们的发现。
在最近以前,中国的崛起仍然是一个微妙的话题,中国内部很大程度上不明言。北京长期遵循邓小平的一条格言:韬光养晦,字面上解释就是隐藏它的野心和力气。这个方法通常意味着中国需要把能量投入到经济发展,不应该寻求在海外扮演领袖角色。
胡锦涛在两年前开始使用“和平崛起”来描述他的外交目标,引起国内争论。他停止讨论这个短语,赞成使用听起来更为平淡的“和平发展”。有关人士表示,他用 “崛起”一词可能会引起对“中国威胁”的恐惧,特别是在美国和日本。崛起意味着其他人必须衰落,至少相对来说如此,而发展意味着中国的进步可以带动其他国家。
然而这种谦逊的传统开始减弱,代之以日增的信心:中国的崛起并非短暂的,而且国家需要更加努力定义它的目标。
中国有着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暴涨的军费以及在亚、非、中东的外交主动,北京已经开始坚称远在其国界之外国家利益。中国领袖的表现好像在表明他们意图开始在国外行使更多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保护他们国内的政治权力。
在最近以前,中国自己还是一个外国援助的接受国,但今年它承诺在未来两年为亚、非和拉美国家提供过百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和债务减免。它上月邀请48个非洲国家到北京开会,旨在加强合作和贸易。
北京同意往黎巴嫩派遣1000名维和人员,这是它在中东首次作出此种举动。它希望在这个地区成为一个更重要的玩家,而美国在这个地区的传统势力已经动摇。
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国抛开长期坚持的反对制裁政策。它投票制裁曾经的盟友朝鲜的核试验。
官员和学者讨论这意味着什么时不再那么犹豫。这部在国家重要电视网络播放的纪录片频繁地使用崛起一词,包括它的题目《大国崛起》。它拥护一个这样的理想,即中国应该学习各国的经验,而这些国家曾一度被谴责为热衷于剥削的侵略者。
政府官员降低该系列片的重要性。外交部长助理何亚非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只看过一两集。他称这部纪录片不是中国思考趋势改变的信号,称殖民主义和剥削“在当今的世界行不通。”但何亚非也暗示官方路线的转变。他强调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但他允许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他表示,一个国家是否是地区或世界大国,并非是这个国家自己说了算的。“如果你说我们是大国,那我们就是。但我们是一个有责任的大国。我们是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至少到目前而言,中国成为大国事实上并没有破坏国际秩序。它接受布什政府的邀请,讨论成为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的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
北京在许多国际组织发挥重要性,特别是在联合国。它公开表示承诺大力执行《核不扩散条约》。上月,香港的陈冯富珍成为首位带领世界卫生组织这个联合国重要机构的中国人。她发誓要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与胡锦涛的和谐口号相呼应。
但批评者认为,如有必要,中国准备以较不友善的形式出现。中情局表示中国的军费可能是它所承认的两三倍,而且它在军事上的配给多于美国之外的所有其他国家。中国和一些为它提供商品和原料的国家建立紧密关系,但不在意它们的人权状况。中国日增的国际接触也引起学术界更激烈地讨论它的全球角色及与美国之间的潜在紧张。(作者 JOSEPH KAHN)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纽
來源: 转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j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