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今河南巩义西北2.5公里洛河北岸邙山(当地称大力山)岩层上的巩县石窟,开凿于北魏晚期的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间,是北魏乃至北朝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与洛阳龙门、大同云冈石窟一起,构成了中国石窟雕刻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北魏统治者十分崇信佛教,佛教被定为国教,孝文帝曾游希玄寺,赏银与僧侣,令建寺院,宣武帝也曾因疾赴希玄寺礼拜佛像,还选拔能工巧匠,开凿石窟,雕刻石佛,修整佛像和殿宇。在其倡导下,皇亲显贵纷纷效法,极尽佞佛之能事,加之迁都洛阳以后,与中原传统艺术整合,文化昌明,经济实力也有所增强。因而巩县石窟规模宏伟,艺术水平也空前提高。
巩县石窟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有三项:
第一,雕刻的整体布局整齐合理,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石窟的外观方面,窟内形式及雕刻本身的构造。其外观无外廓,中心柱窟形,窟内而已,表现出全新的形式。
第二,是龛像发展和衣纹新形式的出现。
第三,创造了大场面的群像雕刻——礼佛图。礼佛图场面宏伟,方向、服饰一致,而形成了强烈的整体感,同时,借助各种饰物,造成了全图的层次感,使其富有变化。
立佛头像
巩县石窟·第170龛
右胁侍像
巩县石窟第209龛
巩县石窟·天龙山弥勒大佛
巩县石窟(局部)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williamhill官网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