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正身直行

李贽的家境并不富裕,他的父亲李白斋只靠做塾师教蒙童为生,没有什么其它的收入。但是李白斋对儿子要求十分严格,让李贽从小就随自己读书习字,学习礼仪作文,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人。

李贽很小的时候,曾经就孔子《论语》的樊迟问如何种庄稼一章,作过一篇文章,在同学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就连邻里也知道了这件事,都夸李贽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还对李白斋说:“你家公子利口能言,长大了一定能够作很好的文章,博取人间富贵。”

但是,李白斋听了以后,却只是谢了谢邻居对孩子的称赞,并没有随声附和夸奖李贽。他回家以后,看见李贽得意的样子,就把李贽叫过来说:“孩子,今天邻居们都夸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听了很高兴。可是你知道吗,我对你还要更高的期望啊。”

李贽听了以后,收起了得意的神色,恭恭敬敬的对父亲说:“是的,父亲,孩儿知道错了。”

李白斋问道:“你真的知道了吗?”

李贽说:“孩儿知道了。父亲虽然没有告诉过我,但是父亲却一直在言传身教啊!在乡人有了危难的时候,总是父亲常常拿出自己所有的钱财来慷慨解囊,朋友因为婚嫁而需要用珠宝首饰的时候,父亲总是毫不犹豫的脱下母亲佩戴的簪环,以解燃眉之急。父亲最大的希望不是我读书做官求富贵,而是希望孩儿做一个正直的人,这才是父亲对孩儿最大的希望吧!”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要治国平天下,最首要的是先修身,做一个正直的人。儒家在考察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也是人的品德,而不是人的才能。在儒家看来,人首先要学习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本文留言

作者弘毅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