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悚然的颐和园神秘岛
不知始自何时,民间有一种传说:颐和园里有一座关押太监的“水牢”。“水牢”什么样儿?为什么建在这美丽的御苑里?带着诸多疑问和好奇,几次想去探个究竟,都因其位于西湖的湖心岛上,四面环水,游船进不去西湖,无法靠近湖心岛而望岛兴叹。上岛的唯一办法是等到湖水结冰时。
终于盼到了冰冻三尺的这一天,我迫不及待地绕过了半个昆明湖,来到西湖岸边,找到离湖心岛最近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沿着有脚印的冰面慢慢接近了小岛(请读者万勿模仿。编者注)。
岛与湖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也没有上岛的路。横七竖八的树干倒伏在水中与冰冻在一起。向岛上望去,干树枝纵横交错,看不到建筑物。仔细看,啊,看到了隐藏在枝缝间的土灰色的墙。可是我与墙之间交叉横亘着树枝和倾倒的树干,钻都钻不过去,只好转而向南寻找上岛的路。
走了大约二十多米,居然已来到“水牢”的残墙下。嗬!有两层墙。内墙足有三四层楼高,面前的外墙也有两人多高。怎么进去呢?我仔细地打量,发现不远处有一个乱石堆着的缺口,从缺口的石缝间翻过去,迎面就是高高的内墙。仰头往上看,只见墙体高耸,直上直下,无门无窗。内外墙相距有六米之遥。墙上不见一砖一石,是土、石灰和灰色的颗粒状的东西。走出一段路,发现高耸的内墙上有三处向内凹进去,且从上至下,像是挖了个槽。三处的间距是均布。外墙的顶部则出现了像长城那样的锯齿形,但尺寸要大得多。凹处堆着石块。两墙一直平行着呈弧形向前延伸,之间没有任何东西使它们相通相连。
太奇怪了!没有一个门,没有一扇窗,连台阶也没有一处,想当初人是怎么进出的?莫非都有飞檐走壁的功夫?继续往前走,几乎绕了一整圈,就在要断定两墙都是封闭的圆环时,在内墙的第四处向内凹进去的墙面上出现了一条缝。毫不夸张,就是一条缝,约有70厘米宽,仅容一人走过。进入缝里,抬头只见一线天。因缝开在十几米高的内墙上,而且直上直下直通顶端,所以活脱脱一个我们在自然界中看到的“一线天”的翻版。又因内墙很厚,约有五米左右,所以窄缝在厚墙中形成一条狭长的夹道,直通墙内。内墙里面是一个近乎圆桶状的空间。
没有任何建筑物,只有分布得杂乱无章的树木和杂草 此行虽未找到“水牢”中的水,却已觉得阴气森森,不寒而栗了。赶快走出“一线天”,在阳光照耀下发现了一条由人踏出的小路,从脚下弯弯曲曲、高高低低一直通向南边的湖面。看来,这才是上岛的“正路”。刚才只顾看墙找门了,没有注意周边的情况。小路穿外墙而过。此处的外墙已坍塌成一个大豁口,墙厚约四五米。走出豁口,脚下是青石板,细看像是墙基石,也呈弧形伸向两侧。现在可以肯定,这是一座圆形建筑,有内外三层,第一层像是外围墙,已不复存在,只剩我脚下踩的基石了,高度不好推测。仅剩的是二三层的下半截,其余的一切则荡然无存了。
在已不复存在的外围墙的外侧,沿游人踩出的隐约小径可以环岛一周,到处是散落的条石,脚下不时呈现出一段段长石板,有的像门槛,有的底下有沟,可能曾有水流过。在正北方路边的杂草乱石中发现了一块石匾,上刻“蓬岛烟霞”四个大字,字上方正中有一枚“乾隆御笔”的方形刻印。从石匾上的字分析,此遗址当时不应该是“水牢”。
其实这传说中的“水牢”原是颐和园里一座十分巍峨的建筑,名曰:治镜阁。而治镜阁和其所在的小岛更是颐和园造园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处重要景点。据史料记载,治镜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火烧清漪园之时。
乾隆当政时曾多次南巡,饱览了秀丽江南的名山大川、绮丽园林。故建颐和园时,乾隆意欲将江南著名园林的精华之处均再现于颐和园中,并曾亲阅建园图稿。所以,建成后的颐和园处处是美景,景景有典故。
治镜阁地理位置的典故
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在颐和园烟波浩渺的宽阔水域上点缀着三座小岛,其寓意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美丽的东海上的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其一便是治镜阁所在的小岛,叫湖心岛,岛所在的湖叫西湖。岛四面环水,平时无舟不可近岛。在它的南面还有一片湖水,叫养水湖,湖上也有一岛,岛上的建筑叫藻鉴堂,岛以建筑为名,这是其二。其三即是西堤以东的昆明湖上的南湖岛。岛上建有广润灵雨祠等,俗称龙王庙,岛以十七孔桥与岸相连。三岛虽小,可是带着仙气的啊!
粗细高矮参差不齐,地面高低不平,但看不出大坑和有水的痕迹。再看墙,出了棱角,四角各有一向内凸出的直角墙垛,直上直下。此时可以想象出:内墙的外侧被四等分,在每个分点处被向内削成直角形的槽,而内侧也被四等分,在与外侧相对应处向内凸成直角形墙垛,墙垛与内墙一体夯成,拔地而起。站在中心环顾四周,禁不住暗暗叫绝:真是个“牢”啊!只要守住这唯一的缝,这里就将与世隔绝,除非长出翅膀,否则休想越过这坚固的高高厚厚的围墙。
当年建成的治镜阁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矗立在万寿山和玉泉山之间,从园林造景的角度看,在视野范围内起到了理想的障景作用。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治镜阁都是颐和园中至关重要的一处景点。
治镜阁的建筑形式
根据史料记载分析,治镜阁是一座典型的圆形城堡式建筑。城外有水环城而过,亦可称为护城河。城堡下方是圆的,内外双层城墙,从现在遗存的残墙看,当有四五米厚。内外城墙间以四座桥相连接。圆城中在四个方向上各开有一门,门上方均有题额。南为豳风图画,北为蓬岛烟霞,东为秀引湖光,西为清含泉韵。其中复为重城,重城亦在四方各开一门,题额分别是:南华秋水、北苑青山、辉朗东瀛、爽凝西岭。俗话说触景生情,所以题额中所描绘的景色正是身临此处时观乎其景,发乎于内心,触景生情之佳作矣。
以坚固的圆城为底座,其中央再起三层楼阁。这三层楼阁从空中俯视呈十字形。现在在圆城内侧仍可看到墙体四角处向内凸出的直角形墙垛,圆墙和墙垛浑然一体。三层楼阁上各有一块匾额。最上一层为治镜阁,中层题为得沧州趣,下层题为仰观俯察。这三个题额可不是触景生情之作了,是想表达当权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治国之道。治镜阁乃明察政治之阁也。
治镜阁到底有多高,我没有查到。但从现存的断墙遗迹仍有三四层楼高推断,用高可触天,伸手摘星辰来形容恐不为过。总之,它巍峨高耸,与昆明湖北岸的佛香阁遥相呼应,是当年颇为惹眼的景观。
治镜阁的沧桑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清漪园。看到如此高大、坚固的建筑,怀疑藏有军队,不敢近前,遂用重炮轰击,使这座宏伟的水城一时化为残墙断垣。后来,慈禧重修颐和园时不但没重修它,反而将其石木料拆作它用,又遭一劫。再后来,国运衰竭,无人管理,附近百姓也多有来此拆挖用以盖房的。残破至今,面目全非。
因其建筑的独特和雄伟,虽遭如此损毁,仍留有内外两层十几米高、四五米厚的圆形围墙。近乎封闭的双层围墙像立在地上的两个立体圆环。墙上无门、无窗,除有一条70多厘米宽、直上直下十几米高的缝儿可出入外,别无他路。进入内墙,到处是杂草和杂乱无章的树木,站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圆墙下,真令人毛骨悚然!若把那条缝一堵,里面的人插翅难逃。任凭怎么喊叫也不会有人听见。若说是牢,一点不为过。这可能就是人们把它误传为“牢”的原因吧。
“蓬岛烟霞”匾额的去向
2001年底的隆冬时节,我曾两次登上湖心岛探察治镜阁遗址。那时,“蓬岛烟霞”匾额就在岛北边圆墙外路边的杂草丛里。这块匾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圆城北门上的那块。我当时看到的匾几乎是完好无损的。蓬岛烟霞四个大字的上方正中有一枚“乾隆御笔”的方形刻印。
当年,为搞清治镜阁的情况,我曾向颐和园管理处的那根正先生请教。其间,我告诉那先生:现在湖心岛上还遗有一块“蓬岛烟霞”的石匾。那先生当即表示:要上报领导并保存起来。据此推测,这块匾似已被颐和园管理处保存起来了。
- 关键字搜索:
-
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