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是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同时它有字义的解释和字体的记载,也能起辞书、字典的作用。
文字形体的变迁,反切注音方法的产生,是韵书发生的条件。汉魏以后,随着汉字书写的变化、新字的增加以及地方音的变化,为韵文的写作、文人的交际都造成了阻碍。这就要求有规定文字正确读音的韵书出现。可能受了翻译梵文佛经的影响,汉魏之间产生了使用反切标注字音的方法,并且逐渐盛行起来。到了六朝,四声的现象被人发现,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学创作特别讲究声律。这都为韵书的产生、盛行准备了条件。但是魏晋六朝的韵书大都依据方音编写,直至隋代统一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适应当时政治统一形势需要,便利各地人士应用的《切韵》。此后,唐宋明清各有“官韵”。目的在于为全国各地的士子读书写诗规定一种标准的字音。
根据文献的记载,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但这两书早已失传。唐代封演《闻见记》说,《声类》是“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魏书-江式传》云:“晋吕静仿品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五声”或“宫商角徵羽”与后世的声、韵、调是什么关系,两书的体制类型是否与后世的韵书相似,现在都无从深考。根据《颜氏家训-音辞》所说“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可以肯定的是,六朝是韵书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很多韵书。
《切韵》:隋代陆法言《切韵》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后世传统韵书演变的基础,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著述,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韵书。《切韵》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初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笔把大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切韵》原书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
《唐韵》: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唐代孙愐著,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之后。因为它定名为《唐韵》,曾献给朝廷,所以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质,比起较它早出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还更著名。《东斋记事》说:"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但原书已不存在。据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唐元和年间《唐韵》写本的序文和各卷韵数的记载,全书5卷,共一百九十五韵,与王仁昫《切韵》同,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韵。《唐韵》对字义的训释,既繁密又有出处、凭据,对字体的偏旁点画也极考究,使得韵书更加具有字典的性质。这也是《唐韵》更加受人重视的一个原因。
唐代还有一部李舟《切韵》,它在收嬜(xin)音和收m音的阳声韵部的次序排列以及入声韵部和平、上去三声韵部的配合方面,都有一些特点,对后世的韵书中韵目的排列是有影响的。原书早已失传。
《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切韵》、《唐韵》的音系,是汉魏以来集大成的韵书,所以对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广韵》共5卷,计二百零六韵,包括平声五十七韵(上平声二十八韵,下平声二十九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广韵》每卷的韵目下面都有一些韵目加注"独用",或与某韵"同用"的字样。
从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及至孙愐的《唐韵》,注释逐渐加多,并且引文都有出处,韵书便具有辞书、字典的性质。到了《广韵》,这种体制已成定型。《广韵》也可以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同音字典。《广韵》的字数,较以前的韵书增加得很多。据它卷首的记载,共收字26194个,注解的文字191692个。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检例》说:"按《广韵》凡二万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韵(指反切)者三千八百九十文。"即有小韵3890个。近年有人统计,《广韵》的小韵实际是3700多个。总之,《广韵》的韵数、小韵数、字数都较以前的韵书有增加,《广韵》的名称本来就有增广隋唐韵书的意思。《广韵》之后的正统韵书,如《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皆是以《切韵》、《广韵》、《集韵》、《礼部韵略》为根基发展而来。
《集韵》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即《广韵》颁行后31年,宋祁、郑戬给皇帝上书批评《广韵》多用旧文,"繁省失当,有误科试"(李焘《说文解字五音谱叙》)。与此同时,贾昌朝也上书批评宋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举人误用"(王应麟《玉海》)。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
《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集韵》和《广韵》主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集韵》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就收进来。有的字竟多到八九个写法。《集韵》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收27331字。缺点是对字的来源不加说明,不过字训以《说文解字》为根据,反切多采自《经典释文》,《集韵》这部韵书也是一本较好的字书。
《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和《集韵》都是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由丁度等人奉命编写的。《集韵》成书稍晚两年,《礼部韵略》在景祐四年当年就完成了。这部书是宋真宗景德《韵略》的修订本。由于它在收字和字的注释方面注意举子们应试常用的,较《广韵》、《集韵》都简略,所以称为《韵略》。又由于它是当时考官和应考的举子共同遵守的官韵,而官韵从唐代开元以来就由主管考试的礼部颁行,所以叫《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只收9590字,仍为二百零六韵。它同《集韵》一样,在韵目下面所注的"独用、通用"的规定已与《广韵》的不同,这对后来的韵书中韵部的并合,韵部数目的减少却是很有影响的。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曾编写刊行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以这稍前,有金代王文郁的《新刊韵略》(1227)和金代张天锡的《草书韵会》(1229),都分106韵,这同宋末元初阴时夫《韵府群玉》分106韵是一样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早已不存在,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
韵书的编写,到了金、元的《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在编制的体例和韵部的分合上有了新的变化。
《五音集韵》:金代韩道昭作。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人。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一篇序说,作序的时间是"崇庆元年岁次壬申长至日",那是金卫绍王时,相当于1212年,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成书刊行还早40年。全书分160韵,比《广韵》少46韵,比《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多53韵。平声共44韵,上声43韵,去声47韵,入声26韵。所谓《五音集韵》的"五音"大约就是指喉牙舌齿唇。
《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前编过一部《古今韵会》,简称《韵会》。这是一部征引典故很多,很注重训诂的书。黄公绍的同乡,又在他家坐过馆的熊忠嫌《韵会》注释太繁,在元成宗大德元年丁酉(1297)编成《古今韵会举要》。比《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晚45年,共分107韵,完全依照刘渊归并《礼部韵略》的方法。和后来流行的诗韵相比,就是多了一个拯韵。此外,从《古今韵会举要》注释的引文还可以辨析古书中许多异体字、通假字,可据以校勘有些书上引文的错误。
随着元曲的兴起和发展,元代有了适应北曲需要的曲韵。元代泰定元年(1324)周德清作的《中原音韵》,就是根据元代许多著名戏曲中押韵的字编成,又用来指导作曲用韵,调平仄声律的。周德清在《自序》中称曲为乐府,说:"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这种明标以中原语音为编写韵书标准的主张,是对传统韵书编写原则的重大改革。《中原音韵》收的字数不多,只收5876字(一说5877字)。它和曲律、曲谱之类的书印在一起,单行本不多。
《洪武正韵》: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的一部官韵,共16卷。从编辑人员的籍贯来看,绝大多数是南方人,而宋濂作的序文中却说,《洪武正韵》"一以中原雅音为定"。《洪武正韵》在明代屡次翻刻,影响很大;而清代对此书却很轻视,没有翻刻过它。这固然有政治原因,然而也同它糅杂南北语音的毛病不无关系。
《佩文诗韵》:是清代一部权威的官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一部标准韵书,和宋代的《礼部韵略》的作用差不多。这本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上下),共106韵。康熙时的《佩文诗韵》大约是那部大辞典式的《佩文韵府》的单字本或节略本,同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到五十五年(1716)编辑成书。共收10235字。每韵中常用字列在前,罕用字排在后,而又每字都加了反切,这就把韵书向来以小韵统率同音字的好体例给打破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来源:
文字形体的变迁,反切注音方法的产生,是韵书发生的条件。汉魏以后,随着汉字书写的变化、新字的增加以及地方音的变化,为韵文的写作、文人的交际都造成了阻碍。这就要求有规定文字正确读音的韵书出现。可能受了翻译梵文佛经的影响,汉魏之间产生了使用反切标注字音的方法,并且逐渐盛行起来。到了六朝,四声的现象被人发现,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学创作特别讲究声律。这都为韵书的产生、盛行准备了条件。但是魏晋六朝的韵书大都依据方音编写,直至隋代统一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适应当时政治统一形势需要,便利各地人士应用的《切韵》。此后,唐宋明清各有“官韵”。目的在于为全国各地的士子读书写诗规定一种标准的字音。
根据文献的记载,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但这两书早已失传。唐代封演《闻见记》说,《声类》是“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魏书-江式传》云:“晋吕静仿品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五声”或“宫商角徵羽”与后世的声、韵、调是什么关系,两书的体制类型是否与后世的韵书相似,现在都无从深考。根据《颜氏家训-音辞》所说“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可以肯定的是,六朝是韵书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很多韵书。
《切韵》:隋代陆法言《切韵》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后世传统韵书演变的基础,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著述,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韵书。《切韵》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初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笔把大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切韵》原书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
《唐韵》: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唐代孙愐著,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之后。因为它定名为《唐韵》,曾献给朝廷,所以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质,比起较它早出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还更著名。《东斋记事》说:"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但原书已不存在。据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唐元和年间《唐韵》写本的序文和各卷韵数的记载,全书5卷,共一百九十五韵,与王仁昫《切韵》同,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韵。《唐韵》对字义的训释,既繁密又有出处、凭据,对字体的偏旁点画也极考究,使得韵书更加具有字典的性质。这也是《唐韵》更加受人重视的一个原因。
唐代还有一部李舟《切韵》,它在收嬜(xin)音和收m音的阳声韵部的次序排列以及入声韵部和平、上去三声韵部的配合方面,都有一些特点,对后世的韵书中韵目的排列是有影响的。原书早已失传。
《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切韵》、《唐韵》的音系,是汉魏以来集大成的韵书,所以对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广韵》共5卷,计二百零六韵,包括平声五十七韵(上平声二十八韵,下平声二十九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广韵》每卷的韵目下面都有一些韵目加注"独用",或与某韵"同用"的字样。
从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及至孙愐的《唐韵》,注释逐渐加多,并且引文都有出处,韵书便具有辞书、字典的性质。到了《广韵》,这种体制已成定型。《广韵》也可以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同音字典。《广韵》的字数,较以前的韵书增加得很多。据它卷首的记载,共收字26194个,注解的文字191692个。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检例》说:"按《广韵》凡二万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韵(指反切)者三千八百九十文。"即有小韵3890个。近年有人统计,《广韵》的小韵实际是3700多个。总之,《广韵》的韵数、小韵数、字数都较以前的韵书有增加,《广韵》的名称本来就有增广隋唐韵书的意思。《广韵》之后的正统韵书,如《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皆是以《切韵》、《广韵》、《集韵》、《礼部韵略》为根基发展而来。
《集韵》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即《广韵》颁行后31年,宋祁、郑戬给皇帝上书批评《广韵》多用旧文,"繁省失当,有误科试"(李焘《说文解字五音谱叙》)。与此同时,贾昌朝也上书批评宋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举人误用"(王应麟《玉海》)。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
《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集韵》和《广韵》主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集韵》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就收进来。有的字竟多到八九个写法。《集韵》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收27331字。缺点是对字的来源不加说明,不过字训以《说文解字》为根据,反切多采自《经典释文》,《集韵》这部韵书也是一本较好的字书。
《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和《集韵》都是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由丁度等人奉命编写的。《集韵》成书稍晚两年,《礼部韵略》在景祐四年当年就完成了。这部书是宋真宗景德《韵略》的修订本。由于它在收字和字的注释方面注意举子们应试常用的,较《广韵》、《集韵》都简略,所以称为《韵略》。又由于它是当时考官和应考的举子共同遵守的官韵,而官韵从唐代开元以来就由主管考试的礼部颁行,所以叫《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只收9590字,仍为二百零六韵。它同《集韵》一样,在韵目下面所注的"独用、通用"的规定已与《广韵》的不同,这对后来的韵书中韵部的并合,韵部数目的减少却是很有影响的。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曾编写刊行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以这稍前,有金代王文郁的《新刊韵略》(1227)和金代张天锡的《草书韵会》(1229),都分106韵,这同宋末元初阴时夫《韵府群玉》分106韵是一样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早已不存在,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
韵书的编写,到了金、元的《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在编制的体例和韵部的分合上有了新的变化。
《五音集韵》:金代韩道昭作。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人。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一篇序说,作序的时间是"崇庆元年岁次壬申长至日",那是金卫绍王时,相当于1212年,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成书刊行还早40年。全书分160韵,比《广韵》少46韵,比《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多53韵。平声共44韵,上声43韵,去声47韵,入声26韵。所谓《五音集韵》的"五音"大约就是指喉牙舌齿唇。
《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前编过一部《古今韵会》,简称《韵会》。这是一部征引典故很多,很注重训诂的书。黄公绍的同乡,又在他家坐过馆的熊忠嫌《韵会》注释太繁,在元成宗大德元年丁酉(1297)编成《古今韵会举要》。比《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晚45年,共分107韵,完全依照刘渊归并《礼部韵略》的方法。和后来流行的诗韵相比,就是多了一个拯韵。此外,从《古今韵会举要》注释的引文还可以辨析古书中许多异体字、通假字,可据以校勘有些书上引文的错误。
随着元曲的兴起和发展,元代有了适应北曲需要的曲韵。元代泰定元年(1324)周德清作的《中原音韵》,就是根据元代许多著名戏曲中押韵的字编成,又用来指导作曲用韵,调平仄声律的。周德清在《自序》中称曲为乐府,说:"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这种明标以中原语音为编写韵书标准的主张,是对传统韵书编写原则的重大改革。《中原音韵》收的字数不多,只收5876字(一说5877字)。它和曲律、曲谱之类的书印在一起,单行本不多。
《洪武正韵》: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的一部官韵,共16卷。从编辑人员的籍贯来看,绝大多数是南方人,而宋濂作的序文中却说,《洪武正韵》"一以中原雅音为定"。《洪武正韵》在明代屡次翻刻,影响很大;而清代对此书却很轻视,没有翻刻过它。这固然有政治原因,然而也同它糅杂南北语音的毛病不无关系。
《佩文诗韵》:是清代一部权威的官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一部标准韵书,和宋代的《礼部韵略》的作用差不多。这本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上下),共106韵。康熙时的《佩文诗韵》大约是那部大辞典式的《佩文韵府》的单字本或节略本,同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到五十五年(1716)编辑成书。共收10235字。每韵中常用字列在前,罕用字排在后,而又每字都加了反切,这就把韵书向来以小韵统率同音字的好体例给打破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古代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