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被骗”与“一县16个招商副局长”

广西凤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商引资引来了一名“千万富翁”前来投资办厂,县领导鼎力支持,甚至多次作陪,但最终12家单位共被骗走140多万元。
  招商引资可是政府工程,怎么骗子有这么大的胆?细想想,不是骗子胆大,而是在论功行赏的背景下,招商引资在不少地方已被扭曲出许多漏洞。特别是像广西河池市凤山县这样的贫困地区,政府当然把招商引资当作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惜倾一地之力寻找老板来投资。可是到底怎样考核这些前来投资的大老板的呢?难道就凭别人的介绍和眼前一晃的存折?

  该事件突然让我想起去年甘肃省正宁县官方在招商引资政策中承诺: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年纳税80万元以上的企业法人代表,可享受相当于副县级四档的基本工资待遇……在政府活动中,似乎一切活动都得为招商引资让道。招多少商,投资数额俨然成了考核政府官员的主要指标。

  国家出台招商引资政策,是为了实现“双赢”:让投资者赚到钱,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在“唯招商是论”的政策下,招商引资在一些地方已经完全偏离了原有的运作轨道。去年如皋市就出现了16个招商局副局长的新闻,这么多的招商官员奔赴一线,谁都想逮条“大鱼”,立个功,为自己“加官进爵”增加些筹码。所以,只要有投资者,考核对方似乎成了“走过场”的次重点,他们主要工作是“攻关”,让对方同意投资。所以,出现广西这样的招商骗局也就不足为怪。

  当前,由于招商政绩的考核只看数字,由此产生了不少问题。在一些地区,就出现只看合同资金,不问实际到账资金额,只要统计数据好看,不问实际投资效益、花样迭出的招商引资,不仅没能给国家税收“添砖加瓦”,反而带来种种社会负效应。这种负效应,在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和地方政府分别公布了上半年的GDP总量也得到了体现,两个统计结果竟然相差8048亿元。还有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一味“筑巢引凤”,竞相出台有违国家法律、损害国家利益“潜规定”,破坏了当地正常的经济秩序。

  虽然各地招商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是个别地方的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老百姓戏称“只见茅草咝咝长,不见机器哄哄响”。是啊,多年前,各县兴建起来的开发区有多少真的被开发了?

  针对这些负面问题,已经到了急需给降降温和将其纳入规范轨道时候了。但更重要的是,官员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正确的政绩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古洪庆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