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在一起常说:加拿大是孩子的天堂。的确,和中国的孩子比起来,这里的学习任务要轻松得多,没有那么多的家庭作业,教学方式也很灵活,很多时候是边游戏边学习,上大学比较容易,高考不是一锤定音,而是看你的平时成绩,上个大专也可以有不坏的收入。照这样来看,能在加拿大受教育真是太幸福了。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加拿大人只有初中毕业,而另有一些极为优秀的加拿大人,在自己的领域作出惊人的成绩,甚至问鼎诺贝尔奖。两者之间如此悬殊,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由于我自己以前做过老师,对教育一直比较关心,所以有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家庭的因素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性格的暴戾也是众所周知,这和他的父亲不无关系。我们在责怪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是否想到也许正是自己的大喊大叫给了他们一个坏的榜样呢?在这一点上,我要向儿子学习。小时候,他不懂反驳,长大一些后,当我因为生气脾气失控的时候,他就会说:yon don’t have to yell。是的,我怎么忘了有理不在声高呢?当我埋怨儿子好强的性格有了争强好胜的势头时,我自己却因为输了游戏而生气,赢了又嘲笑儿子的傻气,他却说: come on,it is just for fun。原来我对儿子的指责,恰恰是对我自身的不满。
自学的力量
加拿大的小学没有教材,每年学校会选不同的书本教导孩子,可这并不等于说对学生就没有要求。这里的gifted school就说明优秀的孩子是会有一个施展的舞台的。做父母的,无论怎样辅导帮助孩子,总不能把知识塞到孩子的脑袋里去,要想有突出表现,还是得靠孩子自身的努力加上家长的引导。孩子毕竟还处于爱玩的年纪,压力太大就好想橡皮筋一样会被拉断,也许目前看来比同龄人强,可是后劲却过早耗尽,一定要适可而止。做家长的,要象园丁一样,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显示出天分和兴趣的时候,要鼓励并给他们提供机会,自己帮不上忙,可以请专业人士教导,最无意义的是跟风,不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别人怎么教育孩子成功,自己也照搬。
来自其它国家的家长聚在一起的时候常说学校教的太简单,我也发现这个问题,特别是数学,文学他们倒是熟读莎士比亚了。那天我翻看11年级的数学习题集,他们大叫难的题目,早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得得心应手了。但有趣的是,中学尽管简单,一上大学照样学高等数学,很多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这个飞跃,读起来不是不吃力的。这和他们上大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毕业不难,但要都上好大学读好专业,平均成绩没有90分以上是不行的。学校可以对你要求不高,可你自己却绝对不能松懈。
分数和能力
儿子上三年级,有一天拿回家庭作业,要求如下:做一个会动的玩具,必须借助两种以上不同的外力使玩具动起来,同时注意玩具外形的美观,色彩的协调,最后向别人推销它,并尽量卖一个好价钱。家长可以帮忙,但仅限于涂胶水之类,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看了老师的要求,真是感激她的英明,不用我帮忙,本来我也爱莫能助;同时也佩服老师这道题目出得好,涉及了美学,力学,销售学等不同层面。儿子后来告诉我玩具演示时,大家都笑了,最后有个学生愿意当场买下。我问他怎么推销的,他说把自己的玩具和dollarmar, toy us等相关玩具进行价格和性能的比较。我真服了他,不过最让我欣慰的是,当我夸他做的好时,他告诉我一个女同学做的更好,她花了10个小时才完成。(呵呵,看到别人的长处了,有进步)从这个作业我们不难预料他的将来。
分数固然是显示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但要想在现代社会很好地生存下去,光有分数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你或许说现在让他把成绩先搞上去,其它的大了自然就会了。我不能说你完全没有道理,但请别忘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有些东西如果不从儿童时代培养起,长大以后即使会了,多半也会象得过小儿麻痹症一样蹩足前行。
作为中国人,至少我们这第一代移民是无法改变对分数的重视了,但我希望有一天,更多的中国人会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将来打个好基础。每个人的天分不同,就如同十个手指长短不同一样,过分强调全部成绩都是A,培养出来的也许不过是一个没有闪光点的优秀的平庸之人
尊重孩子
早在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和他讲道理,并要求他当别的小朋友表现不好的时候,让他和他们去谈谈。我的想法很简单:不能因为他是孩子就要求他这么做,而不管他是否同意,他可以反对我的意见,条件是要说服我。有时候我也会按照他的去做,即使是错的,之后我告诉他,错在哪里,让他心服口服,下次不用我说,他就会自己作出正确选择。
以前我有些坏毛病,比如当着别人的面批评他,最后一次他很愤怒,并威胁我下次再这么做他就当面告诉别人我在家里放屁!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了,倒不是怕他乱说,而是我突然意识到自尊心这回事了。还有就是我以前说他不好的时候爱加上一句:你为什么不象谁谁那样好?他的反应是:你为什么不看到我什么地方比谁谁好?他是对的,人有所长也有所短,如果一味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最终的发展趋势就是缺乏自信。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极度缺乏自信,在中国也许会被认为谦虚,可在这里却被人厌倦。我的同事说最受不了我自贬,stop,她们会说:nobody is better。从文化背景来说就是,我没有自信,就说明我不喜欢自己,自然我就会因此而不开心,而说给她们听,就是把自己的烦恼强加到她们身上去。在中国把烦恼说给朋友听是信任,在这里是自私。用她们的话来说,如果没有高兴的事要说,那就一边儿歇着去。
取长补短
比较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各有优劣。中国教育制度下的孩子比较死板,缺乏创造性,动手能力差,可是他们能忍辱负重,对父母都比较孝顺;西方教育下的孩子虽然独立,自信,可是过于懂得享受生活,宁愿借一屁股债也不放低对生活的要求,最后导致破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不是那么亲密,有点冷漠。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方式是取其长,补我短。
老祖宗一辈辈传下来的也不尽是糟粕,好的还是应该发扬下去,比如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对人宽容等等,但西方好的东西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孩子的关系要宽松一些,对孩子的发展要重视一些,而不是把眼睛只放在家长尊严,成绩不好就打板子上。
归根结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来到这里,如果还用中国的一套就无法适应加拿大的国情,可是把自己好的全丢掉,而别人好的又学不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教育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相信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心得,但教育的目的是共同的,那就是做一个有用的人,快乐的人。愿天下父母共勉之。
- 关键字搜索:
- 移民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