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当乞讨成为一种职业(图)

 2006-07-03 20:0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是一位网友贴在网络上的真实经历:

那天看到一个乞丐,在烈日暴晒下的水泥地板写下了长长的一串四字乞诗,有“河南死爹,河北丧娘,身染重疾,惨绝人寰”的凄惨身世。他双腿萎缩在长衣下,依靠一块油腻斑斑的木板移动,分明是个双腿残疾的可怜儿,忍不住投下了一张10元。谁知晚上路过一条狭长的死胡同时,又碰到他,不由自主地跟上前去想关心一下这位老兄的生活状况,谁知他居然好端端地从木板上站了起来。原来根本不是什么残废!紧跟着这位老兄从容不迫换上另一套衣服,神采奕奕的样子与原来判若两人。照这样看,他应该也不会有爹死在河南,妈死在河北了。他已完全不认得我了,见到我挡在胡同口目瞪口呆,一把推开我:“小子,看什么看,好狗不挡道!”竟扬长而去了。

乞丐职业化

如今中国城市中行乞的人到处可见。

武汉大学的周运清教授将中国的乞丐分为五类:1.挟技之丐,他们唱歌、舞蛇或玩杂耍等,靠卖艺行乞;2.残疾之丐,如断肢、毁容者等,靠博得行人怜悯得到施舍; 3.行乞之丐,在繁华商业区,向路过的行人、商店等讨钱;4.诡托之丐,诡言与亲人走散,身无分文,或假称父母有病,无钱上学,从而骗取钱财;5.强索之丐,乞钱不给,或口出脏话,或拦住不让走,这多是一些商场附近和天桥上的儿童乞丐。

周教授的观点是:本来意义上的乞丐是因为家境悲惨,无法生活,为了生存而沿街乞讨,这是迫于无奈。但是现在的街头乞丐绝大多数不是为了生命和生活,而是在利益驱动下的职业化乞讨,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乞丐了,而是以乞讨为职业。

应该禁乞吗?

有人对北京、广州两地繁华路段的206名行人调查对乞讨者的态度,其中,19%的人选择“同情”,31%的人表示“厌恶”,15%的人自认“没感觉”,35%人感觉“说不好”。可见,频繁出现的恶性乞讨事件已经影响了公众对流浪乞讨人群的态度。在拒绝施舍的人看来,施舍是对以乞讨为职业者的欺骗行为的一种鼓励,会助长这种不良风气,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目前,中国的不少城市出台了禁讨令,禁止乞丐在一些商业区和城市的“门面与窗口”处出现,然而事实上却是,往往在禁讨令颁布后不久,行乞的人骤然减少,一两个月之后,又逐渐多起来,如此周而复始。再说,这样却把真正需要救助的人也一同归入禁止之列,是否也不太合理呢?

被践踏的同情心

与中国政府担心的“影响城市市容”相比,中国的乞丐现象带来的更恶劣的影响可能是让一部分施舍者感到自己的“同情心”被别人欺骗和利用了,从而不再伸手救援。

也有在得知被“骗乞”后依然行善的人们,比如一位友人,她见到所有的乞丐都给钱,理由是“不想错过一个真乞丐”。只是像她这样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来源:金融时报中文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