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筹委会领导班子产生
备受世人关注,曾一度难产的中共十七大筹备委员会领导班子,前些时候已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并在中央政治局今年第五次会议上通过,该筹备委员会名单如下: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刘云山、贺国强、王刚、李继耐、贾廷安等,该筹委会向中央政治局负责。
新届中央委员候选人的六条标准
此外,中共中央宣布了中央委员候选人要具备六条标准:
(一)政治思想强、党性强、组织纪律强;
(二)在路线、方针上、重大政治事件上,立场鲜明,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在党内、在社会上有较好的评价;
(四)在实际工作中,能正确判断、处理好复杂问题;
(五)个人作风及对家属子女的管教良好;
(六)具有一定专长及领导才能。
新届中央委员的产生要“过五关”
曾庆红宣布中央政治局就新届中央委员的产生程序有五道关卡
(一)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办公厅政审,提交候选人初步名单;
(二)中央考察组到地方和部门进行调查、审核;
(三)中纪委、中央书记处进行合议、复核;
(四)中共十七大筹备委员会进行核准,上报中央政治局;
(五)中央政治局决定候选人名单。
曾庆红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披露了地方党政换届工作进行情况。曾说:地方党政换届工作中的新问题和老问题,中央政治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中央书记处承担的责任要大些。一些情况是了解的,但是没有按组织原则处理,是政治上渎职。曾庆红言下之意,是把问题推卸到主持上届中央书记处的胡锦涛身上,要胡承担政治上的“过失”。
曾庆红十七届“权力蓝图”出笼
四月初,曾庆红为首的中共十七大筹备领导小组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了十七届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及十七大代表人选准则和产生方式,以及地方党政新届人选准则和改革的“若干意见稿”,同时又提出一个《关于就党政军体制改革、改变的若干初步探讨建议》。
“蓝图”引发内部激烈争议
在胡锦涛访美前夕的四月十五日至十六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了扩大会议,对“若干意见稿”和“初步探讨建议”展开了讨论,并发生了激烈的争议。
与会者指出:中共十七大筹备领导小组偏离了中央政治局授权的工作范围和自身职责,节外生枝地提出了党内曾经讨论、研究过,但已否定的议题或暂不讨论的议题。
会上披露:从中央到地方,刮起了一股风,向中央施压,要权,要增中央委员名额,要搞大局平衡,要修改退休、离休年龄等。
吴官正、罗干在会上指出:这股风是有政治目标的,是给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党中央增加政治压力。
军方的郭伯雄、曹刚川指出:是否有人另搞一套,搞多中心论?又指:“中共十七大筹备领导小组的工作,任务、职责都十分清晰,还要搞什么探讨?又不是什么研究室、调查团!搞什么鬼名堂!”
会议一度出现气氛火爆的场面。
关于党政军体制改革的内容
引起激烈争议的《关于就党政军体制改革、改变的若干初步探讨建议》,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八点:(一)恢复大行政区(局):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局、西南局、华东局、中南局,有利于中央直接领导,有利于各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合作、协调,有利于各大行政区内部省市之间的合作协调;(二)恢复设立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由中央书记处主持处理日常党政工作和地方请示报告,党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制订大政方针和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的决策;(三)各大行政区(局)党委第一书记列为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突出在和平建设年代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的政治地位,中央和地方之间承上启下贯通;(四)省一级地方党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上任时,年龄放宽至六十二岁,中央政治局委员上任时年龄放宽至六十五岁,中央政治局常委上任时年龄放宽至六十八岁;(五)中央军委委员班子扩大至三十六名至四十五名,建立中央军委常委会集体领导制;(六)国家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为中央军委、国家军委当然副主席;(七)中央委员会名额扩大到二百五十名至二百七十名,候补中央委员名额扩大到二百十名至二百三十名;(八)中央部委机关、地方、军队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的名额,分别占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五。
曾庆红的权力布局图穷匕现
中共十七大筹备领导小组搞的《关于就党政军体制改革、改变的若干初步探讨建议》,显然是曾庆红为在十七届抓取更大权力而划的蓝图。按该“初步探讨建议”,到明年十七大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吴官正、罗干、黄菊肯定要下,而曾庆红则可以连任,继续操控中央书记处,并掌握中央实权,把主席架空,而且还能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央委副主席,这样就有足够实力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
温家宝吴官正预敲警钟
在这次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前夕,温家宝在国务院党组会议上,吴官正在中纪委常委组织生活会议上,都意味深长地提出:要自觉地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地维护党的纪律。
四月十一日,吴官正在湖南省委常委会上说:要切实维护党纪律,绝对不允许领导干部队伍中搞多中心论。
(文章来源:动向杂志)(转自:新世纪新闻网)
- 关键字搜索:
- 曾庆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