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BBC透视:英国传媒如何看中日争端?

 2005-04-08 18:5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BBC中文网记者魏城/似乎是"平地起惊雷",仿佛是"柔水生海啸",转眼之间,中国民间反日游行风起云涌、中日两国政府交恶等新闻占据了最近几周国际传媒的显要位置。

就拿英国来说吧,英国各大传媒连续几周来有关中日纷争的报道一直不断,BBC国际台还多次在头条位置报道中国许多城市的反日示威活动,而星期一(4月18日)出版的所有英国大报都详细报道了这个周末波及整个中国的反日抗议浪潮和中日外长之间不欢而散的会谈。

不过,普通的英国民众并不了解这一风潮的来龙去脉,他们为中日之间突然爆发的言辞战和口号战感到纳闷:中日关系怎么了?用英国《卫报》的话来说,如今的中日关系降到了两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不过,如今中日关系的急剧恶化既非乍起的"惊雷",也非突发的"海啸",如果非要用一个比喻的话,不如说更像一次"火山大爆发":能量酝酿多时,过去也有过几次小发作,但仍然无法释放积聚的能量……

然而,在把中、日、韩等国称为"远东"的英国,普通民众并不了解遥远的东方这次"火山大爆发"的酝酿、积聚过程,这就使得英国传媒的相关报道和分析增添了许多背景解释工作。

周日(4月17日)出版的英国《观察家报》分两个版,以相当于整整一个版的篇幅,详细报道了周六在上海和中国其它城市发生的反日街头抗议活动,其中有很多内容就是回顾中日两国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和最近几年中日关系的波波折折。

英国著名通讯社路透社甚至认为有必要专门发一条"中日争端一览表"之类的资料性报道,向英国民众介绍一下"突然"汹涌澎湃而来的中国反日潮的前因后果。从这份"一览表"看来,路透社所认为的中日争端主要包括: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教科书、岛屿主权之争、东海天然气开发权之争、中国军力增强和台湾问题等。

另外一些英国传媒则试图透过这些历史恩怨和现实争端,探讨如今中日交恶的更深层的原因。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在中日建交后的三十多年中,中日之间的战争伤口过去像今天一样,从未愈合过,但过去这两个邻国对各自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一种共识:中国是地缘政治大国,但却是经济弱国;日本是经济巨人,但却是国际政治侏儒。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的观点,今天中日两国的政经地位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才是中日近日交恶的深层原因。

《经济学人》说,中国今天在对美贸易上有着举世最大顺差的国家是中国,不再是日本;而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也不再甘做外交事务中的二等公民了,因此积极争取在扩大后的联合国安理会中担任常任理事国。

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经常引起中国、韩国等日本邻国的强烈批评。但BBC记者霍斯利在参观了靖国神社之后认为,日中两国从政府到民间一直纠纷不止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过去一百多年来,日本一直是亚洲的绝对老大,而如今的中国正像一级方程赛车即将超车一样紧跟着日本,使得日本不知所措。

中国民众连续三个周末举行反日示威活动,其规模、持续性和激烈程度不仅使日本方面大感震惊,也使英国传媒颇感意外。一些英国传媒认为中国政府导演了反日示威。

"反日骚乱蔓延中国"───这是《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周六中国多个城市爆发新一波反日示威潮的报道的标题。该报驻北京记者克里夫德.库南指出,周六的抗议活动是一系列示威活动的威廉亚洲官网 一次,而且是在官方警告民众不要上街之后发生的,在上海的示威活动中,还出现了暴力行为。

《星期日独立报》则引述一些观察家的话说,上个周末中国民众的抗议活动是得到北京当局允许的,因为中国政府想借助民意阻止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周一出版的《每日电讯报》的一篇报道甚至认为,尽管中国当局在首都动用了大批警察,阻止了民众原计划在北京举行的反日示威活动,但仍有迹象表明,这个周末发生在上海、深圳、沈阳、成都等地的抗议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批准。

但英国《金融时报》北京记者站站长理查德.麦克格莱格在一篇关于中日关系的分析中说,虽然某些媒体的报道声称中国民众的示威是北京当局导演的,但更准确地说,北京当局是在利用中国民众自发的反日情绪,以为其外交政策目标而服务。

在麦克格莱格看来,中国政府的短期外交政策目标是挫败日本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长期目标则是与日本竞争北亚地区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

日本外相町村信孝星期天的访华之行似乎也无助于缓和降到了冰点的中日关系。"中国拒绝向'受到伤害的'日本道歉"───这是周一《卫报》一篇报道的标题。报道引述中国外长李肇星的话说:"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做过必须向日本人民道歉的事情。"

李肇星的话显然是针对町村信孝就日本驻华外交机构和日企遭到中国示威者冲击一事要求中国政府道歉和赔偿而说的。根据《卫报》的说法,日方大概因为最近中国接连不断的反日浪潮而感到"受到了伤害",但中方也有着很强的"受害"感。该报继续引述李肇星的话说:"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日本政府在一系列问题上,特别是在对待过去的历史问题上,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周一出版的《泰晤士报》相关报道的标题也大同小异───"中国拒绝就反日骚乱潮道歉"。又是"道歉"!───许多英国传媒都指出,"道歉"成了中日双方恩怨史中最常见的一个词:中日多年来争执不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中国官方和民间认为日本政府对其历史上侵华行为的道歉不够真诚。

如今,日本也开始要求中国"道歉"。中日恩怨纠缠不休的一个表征大概就是:彼此感到受了对方"伤害"的两国都在要求对方"道歉"。 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就中日关系中的"道歉情结"专门写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亚洲的怪罪游戏》。

《金融时报》的这篇社论对比了同为二战加害方和受害方的欧亚当事国在道歉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社论认为,战后和解既要求加害国的洗心革面,也要求受害国的既往不咎。而中日双方在战争问题上的态度则恰恰相反:就像不肯道歉的日本与诚心悔过的德国形成鲜明对照一样,不愿宽恕的中国也与诚心和解的法国形成鲜明对照。

《金融时报》的社论最后说,就像德国和法国位于欧洲中心一样,中国和日本也共同构成了东亚的政治和经济核心。对中日两国来说,平息最近骤起的敌对火焰需要彼此的谦逊:日本必须准备诚恳面对它的侵略历史,毫无保留地道歉;中国也必须做好准备───不是再准备一份抱怨清单,而是准备伸出和解之手。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