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导,这种另类单亲家庭以韩国人居多,被称为“候鸟”家庭,意思是父亲像候鸟一样来回于美韩之间。现在,类似的中国家庭也越来越多,也有些蒙古和日本家庭。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了亚洲人共同的观念:一切为了孩子。或者更准确地说,为了孩子的教育。其中,一部分家长是为了给子女创造英语的语言环境,更多人是为帮子女躲开本国的教育压力。
陪读母亲挑起“单亲”家庭
众所周知,亚洲国家的教育体系普遍属于所谓的“金字塔”,所有人都拼命往塔尖上挤。即使已在塔尖,也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巨大压力。比如,韩国高中生中就流行着“4个小时进阶,5个小时出局”的说法,意思是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学生有指望进入顶级大学,睡到5个小时就不行了。中国、日本等其他国家,情形也大同小异。
于是,越来越多的亚洲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背井离乡,进军欧美。美国因环境相对宽松,机会更多,成为首选。孩子们的生活需要人照顾,加上美法律规定18岁前的青少年必须有成年人监护。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陪读母亲”和“单亲”家庭。
缺少父爱的孩子面临诸多问题
绝大多数这类“单亲”家庭的孩子,到美国后都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是语言关。多数刚来美就读的亚洲孩子发现,他们以前学的英文基本是“纸上谈兵”,必须从头再来。而很多陪读母亲并不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无法帮孩子提高语言能力,在孩子的学习上更是爱莫能助。
第二是文化差异的冲击。陌生的环境,不同种族的同学,对亚洲孩子来说,已是很大的冲击。而且作为“少数民族”,亚洲人在美国本来就或多或少会被另眼相看。不少亚洲的孩子陷入拔尖招人嫉妒、不拔尖又受人歧视的尴尬境地。
在这个成长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引导和帮助。
然而,很多陪读的母亲自己正经历着文化冲击,原有的亚洲传统教育理念在美国的花花世界里显得苍白无力。同时,美国教育强调自律,学校管束少,一些自制力不够强的孩子往往染上吸毒等恶习。
此外,“单亲”家庭的孩子还要适应长期没有父亲的生活。无法真切感受到父爱,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缺乏父亲引导又使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缺失更加严重。
父亲“旋风式”探亲,虽然可让孩子们暂时享受天伦之乐,但离别时无不撕心裂肺。更不用说有的父亲因长年独自在国内打拼,无法忍受孤独而出轨,给家庭带来的灾难。有一对由母亲陪伴在美读书的兄妹,考上理想大学后陪母亲回台北的家,赫然发现家中挂着父亲和另一个女人的结婚照。
亚裔“单亲”家庭的日益增多,也引起美国社会的关注。美国人对这个问题的心态很复杂,一方面,他们认为这是美国多元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太多亚洲孩子的到来,会抢了本国孩子的机会。不少教育专家对这种“迁徙”式教育方式并不赞同,认为上述问题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学业再好也得不偿失。
万维读者网
- 关键字搜索:
- 亚洲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