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上海惠罗公司印制了一批商品目录册,它通过精美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了1913年10月~1914年10月公司各部门销售的部分当令商品的款式、质地、价格。这本画册犹如一条时光隧道,将我们带入了90年前的上海日用品消费市场;而当年沪上有闲阶层的社会生活,从公司销售的商品中便可窥见一斑。
服饰是惠罗公司销售的主要商品。女装部形形色色的大衣、外套、衬衣、脖饰、帽子等,那么高贵,那么优雅;男装部五花八门的蝴蝶结、风纪扣、花呢帽、吊带等,展示着当年绅士们的装束风格。精致的小罩衫、“Service”、“Victor”等品牌的童装,使富家子弟显得格外神气。鞋靴部的皮鞋款式即使放在今天也不过时。“Albert”牌女式便鞋、卫生间里的喷香器、粉扑和那小巧玲珑的修剪指甲器具,不由让人对洋房里的女士生活浮想联翩。
当年上海时髦人家的居家用品在这里可说是应有尽有。家里楼梯上、地板上铺的是厚厚的地毯,窗户上挂着哔叽帘子,桌上铺着仿花毯的织物、亚麻台布,茶几上盖着的绣花小布精致而典雅。墙上闹钟装在雕刻精美的胡桃木匣子里,定时发出悦耳的响声。卧室里床架的四个出头上是亮晶晶的黄铜,弹簧床垫上铺的有纯羊毛毯、碎花床单。绣花的、织锦的厚实坐垫静静地躺在客厅或卧室里。餐饮时,桌子上、茶几上摆着的玻璃器皿,有的是印度产品,有的是威尼斯一带的产品。名目繁多的餐饮器具,有电镀底座的碎冰桶、精致的英国瓷器色拉碗、开塞钻、牛奶消毒器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睡觉时,把裤子放在“绅士裤压具”(Gevt's Trouser Pressers)上。天热了,不戴的帽子收起来放在帽盒里,不穿的衣服放在衣箱内。出门时,有兴趣的话,花85块钱买辆自行车骑;郊游时,可准备一条旅行毯,拎个旅行箱,带一套野营器具。
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随着外侨的涌入,各种西洋器具、日用洋货大量进入沪滨市场。到1901年,海关报告显示,中国人在进口洋货方面的消费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外国居民。辛亥革命后,使用洋货更成为上海中上阶层的一种时尚。
- 关键字搜索:
- 老上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