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我的留学路:预则立不预则废

 2004-11-04 19:3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初到英国,与人聊天如果有什么没听懂,你不妨请人家再说一遍;看电视听新闻一知半解,也用不着太发愁,今天听不懂,或许明天、后天、一两个月之后就慢慢能听懂了。但是如果是上课听不懂老师讲什么,讨论课时听不懂大家议论什么,那问题就比较严重。因为,听课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你的学习成绩。
  我的大学同学中有位女生英语极好,大四的时候她考托福,只错了一道题。大学毕业后她去了加拿大读硕士,写信回来说,万没想到上第一堂课,老师开讲5分钟之后,她就完全“迷失了方向”。这样的“当头一棒”,其实很多的留学生都经受过。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老师用英文讲授的学术课程,相比日常会话,有几样另类的难度。第一,专业词汇多,学术性表达多,而这些专业词汇和学术性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使用,因而多为“生僻词汇”,或者就是这些词汇的专业含义与它们的一般含义相差甚远。不久前的欧洲足球锦标赛期间,我的一位记者朋友被编辑临时抓差翻译路透社的赛事消息,因对“PENALTY”(本义为惩罚,应用于足球,意为点球)一词在足球语境中的含义完全不知,结果把英格兰队主教练埃里克松的话翻了个驴唇不对马嘴,自己看着都傻眼了。第二,大学老师不是播音员,口音不一定标准,有的甚至地方音极重;英国学生听着都费劲,更别说留学生了。第三、尽管英国大学强调师生互动,课堂“纪律”也不像中国大学那么“严酷”,你可以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完全理解而请求老师再解释一下,但你不能因为自己听不懂老师说了哪些词而频繁地打断老师的授课。

  很多留学生弥补听课“不足”的办法都是向当地的同学借课堂笔记。我觉得,“亡羊补牢”不如“笨鸟先飞”管用。中国有句古话曰: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字具体到听英文授课时,我以为就是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预习的目的就是降低听课的难度,比如课前就熟悉老师即将讲授的专业词汇,特别是这些词汇的发音;课前对老师即将讲授的内容和讲课的“次序”就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听课时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自学时遇到的难点上。

  英国大学非常强调预习,老师不仅要求学生预习课本内容,而且还希望学生事先阅读与课程相关的参考文章。如果不预习,即便是英国本国的学生听课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因为老师讲课的“进度”一般都非常快。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