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奔丧:美国华人难言的悲哀

 2004-06-02 23:3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老张刚从美国回来, 他无限感叹地说:“知道这个年头我们这些海外华人突然回国的理由吗?出差?探亲? 孩子回中国过暑假? 都不是。是回家奔丧!”
  与老张同机的一位乘客的母亲病重,四月从美国赶回重庆,还没有出机场,就看到几位臂戴黑纱的亲人,这位已过中年的乘客,凄然泪下。

  不久前,女友从美国中部火速赶往深圳,参加姨妈的葬礼。那天,她见到了六年未见的大姨夫、三位表兄和他们的家人,他们也都是从海外专程赶来的。大姨夫一直压抑着悲伤,竭力在儿孙面前强颜欢笑,最后,还是感慨地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家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如果你妈走前,也能这样团聚一场,她会多么……”

  随着我们这些远渡重洋的游子从青年迈入中年,当初家乡的前辈们,现在或者迈入老年,或者随风而“去”了。 有多少人曾料想,当初首都机场、白云机场和虹桥机场的送行,竟然是永诀。这样的故事听过无数次,但是,对于每位当事人来说,都是他们生命历程中,无法言语、最最悲哀的遗憾。悲哀的是,前辈们曾经为我们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付出过那么多;遗憾的是,海外生活的我们,在漂泊的过程和巨大的压力之中,既抓不住相聚的时光,又抹不去无尽的亏欠。

  女友曾经对我哭诉:“家人就是不告诉我,怕影响我的学业,怕给我已经贫寒的经济上,再加一层霜。 爸爸走了一年多,妈妈才开口说出。 爸爸一辈子是海派,一辈子希望我有出息,一辈子为我付出,可是,还没等我来得及孝敬他老人家时,他就走了。”

  他是独子,她是独女,夫妇俩正在办理移民身份。漫长的日子里,为了等待配额,不能离开美国。等待的两年间,双方父亲纷纷过世,而其中一位母亲又住进医院,所有家务不得不拜托亲人来相助。万里之外,去留两难啊。

  小李刚过三十,是家中独子,他一边忙着博士论文答辩,一边等待着太太生产,与国内家人的联系甚少。因此,他一直都不知晓母亲心脏病突发,在他儿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过世了。等到太太出了月子后,国内家里才终于吐出迟到的噩耗。

  很久以前,有一位同去签证的女士,不知为什么,她的签证一再被拒。接连的打击,使她放弃了出国的念头。 没想到十年后,我在纽约竟然遇见了她,她平和地说:"当初全世界都知道我要到美国去了,可就是拿不到签证,觉得非常尴尬。哪里想到,也许是老天爷的安排。回到单位不到一年,母亲进入癌症晚期,母亲逝世不到三年,父亲也走了。尽管当时对我的打击非常大,但是,假如我只身在国外留学,又学习又打工,你说我可能在他们生命中最需要我的时候,陪在他们的身边吗?”

  实际上,太多的国内亲人,为了海外儿女能安心闯事业,拿学位,不到万不得已,他们绝不召集游子归家,等到孩子启程的时候,常常晚矣。同时,在国外闯荡的人,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难以逍遥地说走就走,说回就回。 当然,最不幸的是有些已经拿了美国护照,但匆忙回国时忘了签证而无法进入中国境内,不得不返航的人们。他们悲伤地赶去,又不得不悲伤地赶回,不是海关无情,听说每次航班都会出现几位悲哀之中忘却一切的“亲人”。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