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的始建之年应上推至元代。元大都时期这里是万宁寺的中心阁,阁内悬钟,故称钟楼。据《析津志》载:“钟楼……至元中建,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 ”。 明永乐年间,改造北京内城,在营缮宫阙的同时,于中心阁旧址建钟楼,所以《明一统志》载:“钟楼,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又载:“后亟于火。” 现在的钟楼按《日下旧闻考》记载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乾隆十二年(1747)落成。将整座建筑改为砖石结构。
钟楼为单体砖石结构,楼体建于砖石台基上。黑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通高47.95米,楼体高33米,檐下为仿木单昂单翘五踩斗拱。底座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拱券式大门,内部东侧筑有75级石阶直达二楼。二楼四周筑有城垛,每面各有一座拱券门,门左右各有一石雕窗,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望柱高16米。
楼内原悬有永乐年间( 1403-1424 )铸的大铁钟,铁钟今存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后改悬有永乐年题款厚约 27 厘米的铜钟。报时的巨大铜钟,即悬于楼中央八角形木框架上。
钟楼内所悬铜钟,铸于明永乐年间铸钟厂。由于其体积庞大且极沉重,对数据测量,增加困难,故历来记载不尽相同。今人对大钟进行实测后,所得数字记载如下:钟体通高5.55米,加钟钮总高7.02米;下沿直径3.40米,顶部直径2.52米,壁原0.12米(上部)-- 0.245米(下唇);总重量约63吨。在钟西边吊一根长2米,径约0.25米的圆木为撞钟木,木下有台阶。钟北面铸有“大明永乐吉日”字样。按其重量说,此钟为我国最重之钟。据专家介绍,如此硕大而且品质优良的青铜钟,即使在今日也很难铸成的。
相传铸造这口铜钟时,久铸不成,一个姓邓的匠人的女儿怕其父延误工期获罪,跳入治铜炉中以期感动钟神,阴助其父。其父抢救不及,只抓回一只绣花鞋。后人为她孝心所感,尊她为“铸钟娘娘”。大钟铸成后,声音宏亮,只是风雨之夕,钟声略带几分凄厉,犹如“鞋鞋”之声,相传是铸钟娘娘在索要她的绣花鞋。
敲钟报时时,铜钟声音纯厚绵长、圆润宏亮,京城内外方圆十数里均可听到。当时报时规则如下: 每晚戌正时(晚7时)撞钟报时,称“定更”。每晨寅时(早5点)再次撞钟称“亮更”。清代乾隆以前钟楼昼夜报时,昼间正午鸣钟,夜间则报五个更次。乾隆之后才改为只报晨昏二次。届时由两名更夫分别登上钟、鼓楼,并把手中的“孔明灯”遥遥对照一下,互通信号,然后各自击鼓鸣钟。击鼓时,先慢打18下,稍快打 18下,再快打18下,照样反复打两次,共计108下,即所谓“紧十八、缓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在第二次快打的最后一下,要有一个停顿,这是告诉敲钟人作准备,随之钟声便飞扬出去。敲钟的次数和击鼓相同。在“定更”和“亮更”(或称"亮鼓")之间,每隔半个时辰还要敲钟一下,亦是报时之意。
据碑文记载:“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从听。 ”这尊铜钟最后一次撞响,是在 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搬出皇宫时。自此铜钟一直沉寂无声。
- 关键字搜索:
- 古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