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

 2004-03-31 23:4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出生在陕西武功一个贵族家庭的“别馆”中。他的祖先李虎,曾是北周时“荣盛莫与为比”的所谓“八大柱国”之一。父亲李渊,在李世民出生时,虽然其荣耀已非昔日的祖宗可比,但却也是隋朝的皇亲国戚,历任谯、陇、岐等州的刺史,荥阳、楼烦等郡的太守以及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等重要职务。李世民生长在这样的贵族世家,接触的是世族豪门,结交的是贵族子弟,从小习艺练武,善于骑马,好弄弓矢,锻炼了骁勇超人的武艺,也养成了强悍、临机果断、意志坚强的豪放性格。

  隋朝末年,独夫民贼隋炀帝的统治,犹如一叶扁舟,漂浮在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惊涛骇浪之中。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之下,隋朝的封建统治者内部也爆发一次又一次的分裂。613年,杨玄感起兵反隋;616年底至617年的春夏之间,罗艺、徐园朗、梁师都、刘武周、薛举等官僚、豪强地主,纷纷起兵割据,拥兵自重。隋朝的统治很快就要被颠覆了。这时,充当隋的太原留守的李渊,虽是这个地区的最高长官,但却时时受到了隋炀帝的猜忌与怀疑,日日要“纵酒纳赂”以为“自安之计”。他也看到“天下大乱”、炀帝多以“猜忌杀戮”大臣的局面,正是自己积蓄力量、起兵反隋的绝好机会。于是,积极准备发动兵变。“聪明勇决、识量过人”,年仅20岁的李世民是他起兵的最主要的得力助手。

  李世民在跟随父亲来到太原之前,已经成长为一位英武少年,并已在“解雁门之围”的战斗中初露锋芒。他年轻有谋,善于用兵,交结和收罗了不少天下英豪。来到太原后,他又奉命“密招豪友”。当时,亡命在晋阳的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都是他优礼结交的对象;晋阳县令刘文静,更是他无话不谈、无事不商的密友。这些人,以后都成了晋阳兵变的最主要的骨干力量。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发动了兵变,公开举起了反隋的旗帜。兵变胜利后,李渊即“法檄各郡,称义兵,封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指挥右三军”,南下霍邑、围困河东。十一月攻克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接着,李世民执行了“先西后东”的战略方针,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立下了辉煌的业绩。

  617年,李世民率军在浅水源(今陕西长武县东北)大败薛仁杲军,并将其残部消灭在折摭(今甘肃泾川东北)。

  619年,李世民挂帅亲征,按照原定的计划,“平殄武周,克复汾、晋”,巩固了唐的西北地区。

  620年,李世民又驱兵关东,大军指向窦建德军与王世充军,虎牢一战,窦建德军瓦解,王世充不战自缚。唐初的统一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接着又平了刘黑闼,打赢了统一战争的最后一战。

  李世民在晋阳起兵中的首义之功及在统一战争中的接连胜利,表现了他的杰出的政治才能与军事才能,为他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得了帝位。执政以后,他很快地调整了中央集团和政府机构的用人制度,组成了以自己为首的最高决策集团。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虽然诛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其年幼无知的侄子,但东宫与齐王府的余党纷纷逃亡,在各地隐匿,企图卷土重来,成了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和混乱的根源。李世民曾两次下诏赦天下:“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自余党与,一无所问。”非常策略地处理了“喋血玄武门”之后留下的问题。唐太宗还对东宫府的人才大胆地加以信任与提拔。如建成的骁将薛万彻,曾带兵攻打过玄武门与秦王府,失败后又逃亡终南山。唐太宗派人请他回来,“云渲矣谒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