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危危可及
在一九九九年,中国政府曾经对最大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投入了三百多亿美元的保释金,用来消去坏帐,那一次全国银行共"剥离"一万四千亿元不良资产。
但是,老的坏帐刚刚消去,新的坏帐又快速堆积。三年后,到二零零二年,仅四大国有银行就新增一万七千亿元(约两千亿美元)不良资产。据<<远东经济评论>>报道说,中国银行系统的呆账总额有五千亿美元,约为中国国内生产总产值(GDP)的百分之四十三。如果把国债、银行坏帐、和城镇职工养老金等债务加在一起,中国政府的国内外债务估计有一万一千亿美元,远远超过中国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中国政府公开承认中国银行的坏帐率大概是24%,而许多独立的经济学家估计是高达40% - 50%。例如,美国信用等级评定公司S& P去年六月估计,中国国有银行呆账比例超过总贷款的50%。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坏帐率在5%以下算是健康的,中国银行的坏帐率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承受标准,所以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早已成熟,形势非常险峻,现在缺的就是导火线。
对于坏帐的根源,分析指出,一九九九年前的银行坏帐多数是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造成的,而一九九九年后的坏帐主要是由贪污腐败造成的,而且速度极其惊人。当然,追根究底,还是中共的体制问题,中共的专制和独裁的问题。
毫无疑问,SARS对中国经济造成打击,一些分析估计认为,SARS给中国经济造成至少四千亿元的损失。
出于多方压力,中国政府正在考虑要对四大银行再一次注入大笔保释资金来使银行摆脱困境。政府拿老百姓的税款、内债、外债及外资,去填国家银行系统的金融黑洞,这本质上是把坏帐转嫁到国内老百姓头上、国内私营企业头上、外资头上、外国债主的头上。
*社会影响
中国银行的坏帐实际上是中国金融系统中的“脑血栓”,现在已经非常严重,按照任何国际标准来衡量,中国银行系统都已经破产,都无法“于时俱进”和“与国际接轨”了。但是因为中国银行都是“国有”的(准确地说是“党有”,更准确地说是中共高干和家属子女们所有),这样就把银行的危机和广大民众、外资、外国债主紧紧地栓在了一起。对中共来说,这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自然是银行的坏帐有全体中国人民扛着,很容易用强权把危机转嫁到国内老百姓和企业头上(外资、外国债主自然也是受害者),依靠全体老百姓的高储蓄率度过危机。不好之处也很明显:中共内部贪污腐败造成的危机,钱让中共干部子女私吞,全国老百姓来用自己的存款填补坏帐黑洞,并且要支付庞大的债务及其利息,显然非常不公。
简单的分析就不难看出,由于中国银行的坏帐,事实上全国老百姓在银行中的存款已经严重缩水。按照40%的坏帐率计算,老百姓在银行中的存款,每一块钱中就有四毛钱成了坏帐。政府把银行坏帐交给资产管理公司,这些公司把坏帐卖给外国投资公司,一般的价格为每一美元坏帐是几美分,即使按照十美分的价格来计算,四毛钱的坏帐中只能收回四分钱,因此老百姓在银行中每一块钱的存款,实际上只有六毛四分钱,另外的三毛六分钱已经成了坏帐消失于无形之中。如果以50%的坏帐率来计算,老百姓在银行中每一块钱的存款,实际上最多只有五毛五分钱。而且政府为了"剥离"和消去坏帐,大笔举债,那么利息谁付呢?当然到头来,都是老百姓来支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大笔举债造成利率上升,自然给企业资金流动和周转带来不利。这些分析表明,中共官员的贪污腐败已经严重地危害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用,老百姓的钱被中共的贪污腐败分子偷走了。
中国政府近来高调宣传吸引外资,就在SARS猖獗的时候还在宣传“中国是安全的”,这不仅是中共一贯的粉饰太平的做法,而且隐含中共的真正目的:中国急需外资来度过目前的银行危机,填补金融黑洞。大量的外资确实起到了缓解银行坏帐危机的作用,只不过外资是被蒙在鼓里的,或者贪婪使得许多人失去理性分析的能力。
中共以前的各种危机都靠掩盖、信息封锁和铁腕手段得以解决。面对新的银行危机中共还会沿袭以前的做法,走以前的老路。中共近来的严打和对新闻媒体的进一步打压和封锁就是明显的例证,许多人希望中共能从SARS中吸取教训,对信息封锁和垄断进行松绑,这都只是奢望。
不过面对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环境,中共老一套手法能不能奏效,目前还不好说。从许多零散的信息中,似乎中共已经做好了对付可能出来的最坏情况的打算:一旦银行危机失控造成社会混乱,军队立即进行暴力镇压。
中国银行的危机是真实的,而且是非常严重的,还会越来越严重。解决中国银行危机的根本办法是解决中国体制和中共内部的严重问题,只要中共固守一党专制不放,反贪、反腐都无法深入下去,中国的制度问题也无法解决,中国也只能在危机中恶性循环,直到爆发。
*政治影响
面对银行系统的危机,中共高层显然十分震惊和恐慌,据媒体称,总理温家宝亲自抓这件事。近来,银行系统的贪污和坏帐问题也加重中共内部的政治和权力斗争。
二零零三年七月八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龙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