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雄》《盲井》看西方的中国观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于本月16日落下帷幕,金、银熊奖花落有主。
张艺谋的《英雄》没能像开幕前所预料的那样拿到金熊奖,
只获得了阿尔弗雷德-鲍尔特别创新作品奖。
对于一部标榜为“商业电影”的片子,获得“特别创新”奖,
实在是一大讽刺。

《英雄》所谓的“商业”性,只体现在了“炒作”上,而不是电影本身。
那种在一步电影中,把一个故事讲出三个版本的做法,
纯粹是“探索”片、或“艺术”片的做法。
所以在中国首映式上有记者睡着了的情况,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这次柏林电影节,给它一个“特别创新”奖,
一方面很切题,另一方面也是给足了面子。

中国一部非官方渠道送来的《盲井》却获得了银熊奖。
影片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该小说曾荣获2002年老舍文学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矿区的故事,两个生活在矿区的闲人靠害人赚钱,
他们先是将打工者诱骗到矿区,然后将打工者害死在矿井下,并制造事故假象,
再作为死者家属向矿主索要赔偿,
他们一次次得手,金钱似乎已经让两人丧尽了天良……
但在一个小男孩成为他们的目标之后,其中一个谋杀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在施害与保护之间他难以取舍,最后自杀在深深的矿井下。

从《英雄》、《盲井》两部影片,的失意、得意之间,
我们不难看出欧洲人的中国观。
尽管张艺谋在此间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和平的电影,
而欧洲人无疑是受到了中国互联网上对《英雄》批评的影响。
德国媒体认为对《英雄》有所谓复杂的政治背景。
在电影上映前德国不少有影响的大报就撰文说,
该片大肆宣扬强权法律,对历史人物的展现批判不够。
《柏林每日镜报》上一篇文章甚至说,
张艺谋在中国过去是个制造麻烦的人物,今天是政权的卫道士。
这些评论对评委们自然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是加拿大美籍导演阿托姆-伊格杨,
他强调,电影就是要反映世上不公正的现实。
获大奖的《尘世之间》主要描写了两个分别来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少年难民
向欧洲逃难时的艰苦历程。
获奖片德国的《再见,列宁!》也是一部再现两德统一前后社会问题的电影。
中国的《盲井》讲述的是当前中国农民到私人矿井打工的艰辛生活,
反映了一些人为赚钱图财害命的现象。
这无疑都体现了欧洲人的价值取向。

我也很讨厌《英雄》那种财大气粗,高高在上,空喊“和平”的口号。
我更敬重《盲井》剧组的平民视角,更看重他们的敬业精神。
在拍摄这个关于人性的故事时,
剧组在一个小煤矿里拍戏,条件极其艰苦危险。
地底下的小煤洞里没有任何支柱,
有一回,他们在地下连续工作了二十多个小时,
上来两个小时之后,煤洞就塌方了……
扮演那个良心未泯的杀人犯的主演李易祥,为了拍这部戏,不洗头不洗澡,
不单单是外表,就连神态动作都变了。
他回到北京时,他的女朋友看着他都害怕,
说:“你怎么一点都不像原来的你了。”
这个外表粗糙,而内心有巨大矛盾的角色,是他的机会与挑战。
获艺术贡献奖的李杨导演,也的确受之无愧。

我真心地希望中国能排出更多《盲井》这样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
更多地在国际上获奖。
而象《英雄》那样不知所云,光靠商业炒作的电影,
观众被骗一次也就足够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