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质问“逃课”教授
11月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位大四学生的文章,文章对时下一些教授不重视本科生的教学,频频“逃课”现象提出质问。
这位学生在文中披露,他即将毕业,课程大多为专业课,本以为可钻深一点,然而结果却大失所望。课程表上安排的明明是某某教授讲课,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成其他老师或他的研究生上课,并且都是“研一”的。师弟师妹向他反映,他们也在享受这种“优待”。
他感到有一种受骗的感觉,曾热血沸腾地上书教务处、校领导,大多是石沉大海,或是推诿了事。他还打电话问过附近几所大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令他不解的是,为何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成为一纸空文?在他们学校,“逃课”教授们职照兼,课照逃,学校有教学督导团,有校长信箱,都形同虚设。
该学生认为,教授们不按计划上课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无论如何,这种做法给本科生造成了损失。
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在校大学生作为消费者,他们的合法权益怎能被大打折扣、任意践踏?
教授“拉壮丁”是常事
据记者对京城一些高校设置的课程表有名无实、教授有课不讲的现象做的调查显示,教授“逃课”极为普遍,越是有名的教授越不容易见到其面。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女生杨某拿着课程表告诉记者,新闻采写课安排的是徐宏教授,后来徐老师转到了北大,院里安排赵锦云教授给上,可后来赵老师要去香港讲课,一去就是五个星期,于是课又改成张老师讲。
人大法学院学生们反映,他们大一时,《宪法课》开课不到3个月,老师换了4位。按照规定的课表,某课程的授课教授是法学领域的权威,学生们原以为可以大饱耳福,没想到权威教授只上了两堂课就杳无音讯,由他的博士生代课。学生们普遍反映,越是有名的教授越不容易见到其面。
记者在采访中接到学生反映,北京其他高校也有教授不来上课的情况,或者讲课不认真,晚来早走。
更多的学生对教授列表不列课,经常找人代课的行为表示不满。学生们说,老师的水平良莠不齐,即使找老师代课也应本着负责的态度,而不是“拉壮丁”,找自己的学生充数。一年交好几千学费上大学,希望学到真东西,不是交钱当听众的。
据报道,北京普通高校的在校生所享有的教授资源在全国是最为丰富的,学生与教授的比例为53:1,而全国的这一比例则为141:1。北京高校的教授“逃课”情况如此,全国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
教授“逃课”风怎么刹不住
探究教授“逃课”现象的深层原因,必须从主观因素、客观的局限和体制的缺陷方面入手。
从自身原因来讲,教授们没有按计划上课,是对教学的重视不够和外界利益的诱惑。原因多种多样,如或忙于行政任务,或转辗各种会议,或忙于应酬名目繁多的社会兼职等。
从客观上分析,近些年来,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开始向科研倾斜。但是,清华大学副校长顾秉林院士认为,目前这种评估体系太注重定量指标,忽视定性指标。科研成果容易定量,如发表了多少SCI论文,争取了多少科研经费。而教学成果很难定量,这导致大学教师对科研产生一种自发的倾向。
同时,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重科研轻教学。评职称,论文是硬指标。教学再差,论文够数就能充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涂光晋教授分析说,在国外,职称越高,讲课越多,而我们正好相反。而且搞科研可以折算成课时,课时却不能折算成科研。
另外,目前高校研究生课程的工作量占教师工作量比重增大,许多教授反映,他们为完成研究生教学已满负荷工作,如果再承担本科基础课程,不仅精力不济,还会造成与讲师争饭碗的局面。
然而,毫无疑问,本科生同样需要一流教授。对此,正如涂光晋教授说“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到一流的教授,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我母亲抗战时期在武汉大学化学系读书,她的国文基础很扎实,因为国文课是由冰心主讲,当时冰心已是文坛巨星了。”
如何让教授多上讲台
有人认为,让教授多上讲台是个系统工程,没有一整套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恐怕很难推行。
据报道,许多高校正在积极完善鼓励教学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北京大学教务部关部长介绍,从今年起,学校实行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今年10月,北大全校有20多名教授在受聘时被“降级”,在高校中引起震动。中央财大设立的基础课教学奖,对教授上基础课也形成了良好的导向。
同时,关键还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即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主讲一门课程。若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服从学校讲授本科课程的,可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
正如高教司司长张尧学表示,从今以后无论有多少科研成果,如果你不能把威廉亚洲官网
的科研信息、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实验办法讲给学生听,不承担给本科生讲课的任务,就不能评教授和副教授,就得“下课”。
- 关键字搜索:
- 北京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