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賴清德(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11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為因應中共威脅,總統賴清德昨天宣布追加國防預算,預計未來8年將投入新台幣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對此,國民黨、民眾黨等相繼做出回應。
根據中央社及newtalk報導,賴總統26日上午在總統府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於會後表示,中共企圖以武逼統、併吞台灣,政府研擬兩項方案因應,分別為「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
賴總統宣布,國防部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劃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劃,預計在未來8年,即2026年到2033年間總共投入1兆2500億元的經費,邁向經濟、安全雙贏的先進防衛體系。他強調,這筆國防特別預算是必要投資,且是投資在和平及台灣安全,希望在野黨給予支持。
對此,前總統馬英九今天(27日)表示,看見賴總統這些舉措,只感到賴總統幾乎已形同宣布台灣進入「準戰爭狀態」,並將國人劃分為所謂「中國台灣」及「民主台灣」,並對未來進行兩岸交流的政黨及民間團體,展開相關的嚇阻。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等人今天在立法院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羅智強說,賴總統以中共將於2027年武統台灣為訴求,宣布要編列天價1.25兆元的國防預算,國民黨一向主張,需要該有的戰備,但該投資的和平也是需要的,這才是台灣生存發展,安身立命之所在。
羅智強表示,國民黨執政期間,每年國防預算為3000億元,賴政府則是成長至9400多億,且要再加上1.25兆元。結果買到的卻是中共軍機越過海峽中線、中共圍台軍演常態化等。他質疑,天價的國防預算是否能夠驅離共機,保住台海戰略縱深。
台灣基進則力挺賴總統決定。該黨主席王興煥今天直言,「和平必先備戰」是不變真理,任何鼓吹跟中共妥協的人,才是讓台灣陷入戰爭風險的真正禍首。
王興煥強調,中共攻台意圖不變,台灣要正視戰爭可能性,提高國防預算則是避免軍力失衡的必要措施;為因應俄羅斯威脅,波蘭於2023年將軍費提高至GDP的4.15%,台灣的地緣風險則不亞於波蘭。俄烏戰爭已經證明,「侵略發生後再制裁」效果有限,唯有先強化武裝能力,才能夠嚇阻侵略者。
王興煥提及,美國國會上週通過的對台軍售加速法案「豪豬法案」,是以提升台灣不對稱嚇阻實力作為核心,展現國際盟友強化區域防衛之共識。他指出,近年美日菲頻繁推進海上拒止、反艦作戰合作,而日本則是宣布在距台僅110公里的與那國島部署反艦飛彈,而射程涵蓋台海。盟邦都以實質軍備遏阻中共,台灣位在第一島鏈核心,要展現跟美日菲「島鏈準軍事聯盟」共同抵抗中共擴張的決心。
王興煥肯定賴清德以國家元首身分宣示「絕不向侵略妥協」,強調這是向國際釋放的重要訊號,避免中共透過武力威嚇,加上台灣內部親中政黨勸和之方式,製造假象,讓外界誤認為台灣是自願接受統一。
王興煥示警,中共最理想的攻台劇本是「圍島鎖台促統」;中共的戰略關鍵不在於能否攻下台灣,而是在於台灣是否「自動放棄抵抗」。他認為,只要台灣展現抵抗意志,中共若預判會陷入長期消耗戰並承受國際制裁,就不會輕易動武;「台灣不會因為備戰升高戰爭風險,反而會因為妥協而增加戰爭風險。」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今天表示,這是我國史上第一次由元首直接揭露中共具體侵略時程,而這絕非賴總統「自行推論」,是累積多年的國際情報判斷及軍事評估。她痛批國民黨立委反應過度,「忽視訊號才是真正危險」。
王婉諭強調,共軍完成「準備」不等於必然動武,但中共以2027年為目標推進軍事能力,意圖相當明確。「我們可以期待和平,但不能忽視侵略者正在準備。」
民眾黨團則於昨天下午透過新聞稿提出6點回應,包括:賴總統宣示打造「台灣之盾」建立綿密防空網,導入人工智慧來建立具有快速反應之戰場決策系統,值得肯定;不過,賴總統的「2027威脅論」跟美方報告有落差,國安不應該增添恐懼,政府不應將台灣社會當最後知情者等。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26日透過AIT臉書專頁發文說,台灣加入歐洲各國、日本及韓國等夥伴的行列,在國防領域投入了至關重要的投資,如果要嚇阻全球和平及繁榮所面臨的空前挑戰,這些的投資不可或缺。
谷立言說,美國支持台灣快速取得強化嚇阻所需要的關鍵不對稱戰力,而這跟「台灣關係法」以及數十年來橫跨多屆美國政府的一貫承諾相符。
針對賴總統今次宣布,美國國務院的一名發言人表示,美國樂見台灣宣布新的國防特別預算。「與台灣關係法及歷經45年以上、多屆美國政府的承諾相符,美國支持台灣依其所面臨的威脅,獲取關鍵防衛能力」。
這名發言人表示,美國也樂見賴政府近期承諾於2026年前把國防支出提高到至少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並於2030年前提高至GDP的5%,這「展現了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的決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