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英國伯明罕珠寶區一家黃金經銷商的櫃台上擺放著三塊1公斤的金條。(圖片來源: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綜合報導)國際金價持續飆升,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美國雅德尼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總裁艾德.雅德尼(Ed Yardeni)預測,當前的黃金漲勢可能持續到本十年末,未來五年金價有望上漲逾150%,突破每盎司一萬美元。
根據雅德尼10月6日發表的分析報告,黃金的破記錄漲勢背後主要有三大推動力:經濟不確定性、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以及投資人避險情緒高漲。
他指出,近年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動盪重塑了金融格局,促使投資人轉向黃金等避險資產。尤其川普(特朗普)總統推行關稅政策、施壓美聯儲降息,以及中國房地產危機,共同推高了黃金需求。
雅德尼之前的一份客戶報告中指出,各國央行正持續提高黃金在國際儲備中的比重,形成「黃金賣權期權」(Gold Put),這意味著各國央行的增持行為在無形中為金價提供了底部支撐。據世界黃金協會威廉亚洲官网 數據,全球央行8月淨增黃金儲備達15公噸,其中哈薩克、保加利亞與薩爾瓦多為主要買家。
他認為,這一趨勢可能推動金價在未來五年內翻倍上漲,突破1萬美元並非不可能。
截至10月7日,紐約期金價格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關口,達到4008.42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從3月金價首次站上3000美元以來,僅半年時間就暴漲1000美元,年內累計漲幅超過44%。
MKS PAMP SA貴金屬策略主管尼基.希爾斯(Nicky Shiel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法國與日本的政治不確定性加劇了投資人對財政健康的擔憂,歐洲與日本散戶及機構資金大量湧入黃金市場,成為推升金價的重要動力。
央行買盤同樣支撐了金價上漲。中共央行10月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黃金儲備報7406萬盎司(約2303噸),為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第二季度,美國官方黃金儲備為8133噸。
自1971年「尼克森衝擊」(Nixon Shock)終結美元與黃金掛鉤以來,黃金逐漸退出貨幣體系,轉為投資性資產。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後,各國央行開始重新淨買入黃金,用以分散儲備風險。這一趨勢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加速,包括中國、俄羅斯等國大幅增加黃金儲備。
高盛與摩根大通(J.P.Morgan)均認為,黃金的上漲不僅是對經濟不確定性的反應,更是全球去美元化趨勢下的必然結果。投資人將黃金視為對沖主權債務風險與貨幣貶值的「終極避險工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