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最近一則新聞,震撼了日本社會。東京板橋區一棟普通公寓,因為換上了一位中國籍新房東,短短幾個月內就成了社會矛盾的引爆點。
這位房東一登場,先是祭出房租暴漲2.5倍的天價通知,接著又以「電梯零件壞了要半年才能修好」為藉口,直接停掉大樓電梯。最荒謬的是,他還暗中把部分空房改裝成黑民宿,高價短租給旅客。短短幾個月,原本安靜的住宅區,竟被搞得烏煙瘴氣。
住戶們不堪其擾,組成自救會,尋求法律途徑,並聯合媒體曝光。隨後輿論一面倒,事件被稱為「板橋事件」,迅速引爆全日本的民怨。最終在壓力之下,房東不得不取消漲租計畫、修好電梯,灰溜溜退場。
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一個惡房東與住戶的衝突。但它之所以能引發全國關注,甚至驚動首相答詢,原因絕不止於一棟公寓,而是戳中了日本社會對「外來資本」長期積累的不安與憤怒。
為甚麼板橋事件會點燃民怨?
日本租屋市場向來穩定,房東與房客關係受到《借地借家法》嚴格規範。房租調漲必須「合理且符合法律程序」,從來沒有誰能一口氣翻兩倍半。這位中國籍房東,完全無視日本法規與社會慣例,把「中國式房東」的霸道模式硬套過來,結果立刻碰壁。
這種「文化差異」引發的衝突,不僅是法律問題,更觸動了日本人最敏感的神經:家園安全感。
住戶們問自己:「今天是他,明天會不會換成我?」這種「住在自己國家卻隨時可能被外國資本趕走」的恐懼,瞬間放大。這就是為何事件能迅速發酵,成為舉國熱議的焦點。
板橋事件不是孤例 而是積累已久的爆發
事實上,這並不是中國資本第一次在日本房市惹爭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