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魁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於1967年9月在陝西咸陽西北農學院被群眾批鬥(公有領域)
【看中國2025年5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綜合報導)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本即將出版的英文傳記《黨的利益至上》(The Party's Interests Come First),由歷史學家唐志學(Joseph Torigian)撰寫,試圖從中共黨魁習近平父親習仲勛的經歷追溯習近平鐵腕執政集中權力之強硬作風的根源。該書揭示了中共內部強硬政治文化如何塑造習氏父子,習仲勛對共產黨的盲目忠誠和奴性家教,如何在習近平身上延續為對權力的執著與對異見的無情壓制。
習仲勛數度遭清洗
習仲勛的政治生涯是中共內部激烈鬥爭的縮影。1928年,十幾歲的他加入共產黨,成為毛澤東信任的革命戰士。1949年中共建政後,他歷任地區領導、宣傳部長和國務院副總理。然而,1962年,他因莫須有的「反黨」罪名被清洗,政治生涯跌入谷底。傳記記載,習仲勛對此震驚,形容如同「從十八層樓摔下來」。他被下放工廠,與家人分離,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更遭到紅衛兵公開羞辱,據未詳細披露的黨內說法,他的一個女兒因迫害致死。
令人震驚的是,儘管遭受中共的無情迫害,習仲勛對黨的忠誠未曾動搖。唐志學指出,即使在政治低谷,他仍要求年少的習近平背誦毛澤東講話,顯示出對共產主義的病態執著。傳記描述了一幕:1976年父子團聚時,身著內衣的他們坐在屋內,習仲勛注視著習近平背誦毛澤東語錄。這種對黨的盲目忠誠,成為習近平日後執政理念的基石,也反映了中共內部扭曲的政治文化。
為何習近平對曾無情迫害父親的組織如此忠誠?
2012年習近平上臺時,許多人誤以為他會延續父親習仲勛的「改革者」形象。習仲勛曾推動經濟開放,對宗教和少數民族事務採取相對溫和態度。然而,習近平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通過集權、打壓言論自由和加強黨控,鞏固個人權力。唐志學認為,這種強硬路線並非對父親的背離,而是習仲勛對中共「絕對忠誠」的延續,習近平將這種忠誠轉化為對黨長期執政的偏執捍衛。
唐志學尖銳指出:「有人或許不解,為何習近平對一個曾無情迫害他父親的組織如此忠誠,但更應問的是,他怎會背叛父親為之犧牲一切的共產黨?」這一問題暴露了中共政治的邪惡邏輯:個人苦難必須屈從於黨的利益。習近平的執政方式,恰恰是這種邏輯的產物,優先考慮權力穩定而非社會福祉。
奴性家教塑造對權威的病態崇拜
習仲勛的嚴苛家教為習近平的性格奠定了基礎。他通過體罰強迫子女節儉,並灌輸革命經歷,這些在習近平青少年時期留下深刻烙印。作為革命英雄之子,習近平因父親被打壓而遭受磨難,他後來稱這些經歷磨練了意志,但也讓他對權力的無常有著病態的敏感。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喬納森.辛(Jonathan Czin)批評道,習近平「從父親那裡學到的,是中共政治的殞地本質,即便是內部人士也難以倖免,包括習仲勛自己」。
習近平對父親的順從近乎奴性。唐志學記述,他在春節聚會上向父親磕頭,待父親允許才入座,甚至吃下父親難以咀嚼的剩食。倫敦國王學院劉氏中國研究院院長凱瑞.布朗(Kerry Brown)認為,這種「刻意的順從」反映了習近平對權威的病態崇拜。唐志學寫道,習仲勛崇尚堅韌,認為習近平最有「骨氣」,但這種「骨氣」在習近平執政中,演變為對異見的無情打壓和對權力的偏執追求。
延續強硬手段:從延安整風到反腐運動
習仲勛的忠誠不僅體現在家教,更顯露於他執行中共強硬政策的積極態度。傳記記載,在1942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風運動中,習仲勛指揮「抓捕特務」行動,製造大量冤假錯案,嫌疑人常因酷刑虛假認罪。1950年代初,他作為西北地區高官,積極參與毛澤東的鎮壓反革命運動,宣稱「殺的壞人越多,他們就越害怕」。這種邪惡手段與習近平日後的反腐運動和對異見的打壓如出一轍。倫敦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曾銳生(Steve Tsang)批評道,習仲勛的經歷讓習近平深諳中共高層政治的殞地性,並學會以無情手段保住權力。
習近平的強硬「戰狼」外交政策同樣引發爭議。他以咄咄逼人的姿態捍衛中共利益,呼籲民眾在新冠疫情和對美貿易戰中「堅韌不拔」。近期,當美國暫停對華關稅戰時,中共採取經濟反制措施,宣稱「不跪」,試圖強化習近平的強人形象。
中共邪惡本質從父傳到子
習仲勛晚年獲平反,擔任過省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但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被邊緣化。他有過兩段婚姻,育有四女三子,於2002年去世,享年88歲。習近平是他與第二任妻子齊心所生的長子。
這本傳記揭示了中共政治的邪惡本質如何從習仲勛傳至習近平。習近平的強硬路線不僅是對父親忠誠的延續,更是中共扭曲政治文化的產物,其執政方式加劇了國內壓迫與國際孤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