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五斗米」究竟有多少?(圖)
陶淵明生活的場景,清代陳洪綬所畫。(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提起陶淵明,大家應該都知道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並為他不願為微薄俸祿而卑躬屈膝的偉大情操所感動。不過,您知道他為甚麼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嗎?「五斗米」俸祿究竟有多少?古人又是如何發薪水的呢?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這句話出自《晉書‧陶潛傳》:「潛為博士,奉祿五斗米。」意思是陶淵明在擔任「博士」一職時,每個月的俸祿是「五斗米」。
東晉末年,吏治非常腐敗,40歲的陶淵明,在某年秋冬之際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剛上任彭澤縣令八十多天的陶淵明,遇到督郵劉雲來視察。劉雲以貪婪聞名,每年兩次的巡視,都要求下屬要奉上財帛珠寶。當時,縣吏對陶淵明說,要準備禮品來迎接督郵,陶淵明不想為「五斗米」的薪水而賄賂這些官吏,也不想彎腰行禮、獻慇勤,便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彭澤縣,就這樣,「豈能為五斗米折腰」便成為陶淵明流傳千古的名言了。
「五斗米」俸祿究竟有多少?
據傳,晉朝的官俸體制為「半錢半穀」,即金錢、米(糧食)各占一半。陶淵明所任的彭澤縣令,俸祿為「月錢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一斛等於十斗,一天的工資便等於「八十二文錢,五斗米」。
「五斗米」究竟有多少?根據史書《梁書‧何胤傳》記載何胤的食量「吾年已五十七,月食四斗米不盡」,可看出當時四斗的米量足夠一個老人家吃一個月。姑且不論「五斗米」薪水是否微薄,對陶淵明來說,他不因金錢而對貪官折腰,足見他的情操十分高尚。
古人如何發薪水?
在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是領月薪的。但在中國古代,有相當長的時間實行了「年薪」制,也就是按年結算的,一般在每年的5月5日結算。據記載,凡在每年5月5日轉任新崗位的,即可按新官職的薪金領全年工資。
不過,古代所發的年薪並非黃金、白銀,而是實物。一般發的都是粟、穀這類糧食,雖然也有發金、銀的時候,但是很少。直到東漢才有了改革,發工資時,一半發錢幣,一半發實物,即所謂「半穀半錢」。到了唐代,才出現全部用貨幣來發工資的形式,但大多數的單位和部門仍習慣發實物工資。一直到明代中期,實物工資才漸漸退居次位,發錢成了主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