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分批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最長期限為50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看中國合成)
【看中國2024年5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總理李強稱,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從5月17日起,中國財政部分批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最長期限為50年。而地方政府的債務和隱性債務驚人,中國央行開足印鈔機也不能緩解債務和促進經濟增長。
特別國債期限最長50年 李強表態
中國財政部5月13日公告,將於5月17日招標首發400億元(人民幣,下同)30年期特別國債,為今年首期。本期國債自2024年5月20日開始計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為每年5月20日(節假日順延,下同)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本期國債招標結束至2024年5月20日進行分銷,5月22日起上市交易。
從整個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來看,國債發行期限分別為20年、30年和50年,發行次數分別為7次、12次和3次,目前尚未公開具體每次發行金額,付息方式均為按半年付息,發行時間分布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
據悉,超長期特別國債屬於記賬式國債,個人和機構都能買,購買渠道也比較多,銀行櫃臺、線上平臺和證券市場都可以,而且還可以流通和轉讓。
5月13日,中國國務院召開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會上強調,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把握髮展主動權的重要抓手」。
中南海經濟決策層決定從今年開始,今後幾年連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其中今年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
位於北京的中央財經大學的教授溫來成告訴媒體,此次財政部披露國債特別是超長期國債發行計畫,一方面便於國債承銷團成員根據計畫,及早安排相關投標等事宜,推動超長期特別國債順利發行,完成資金籌集,以促投資拉動消費穩經濟。另一方面也回應了市場對超長期特別國債關切,尤其是投資者及早預判特別國債發行可能對市場利率影響等,安排好相應投資等,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根據今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納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不計入赤字。在支出分配上,中央本級支出暫安排5000億元、對地方轉移支付暫安排5000億元,今後根據具體分配情況再作調整。
目前已經明確超長期特別國債期限為(含)20年以上,多數集中在30年,最高為50年。此前接受中國大陸媒體採訪專家認為,特別國債期限長有利於緩解中短期償債壓力,增強對長期限項目的保障能力,降低了債務風險。
中國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認為,特別國債發行將有利於擴大總需求,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同時,特別國債發行降低了債務風險。中央政府發債相對地方政府而言成本更低、週期更長,超長期特別國債形成了優質資產,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槓桿導致的風險,為地方財政騰出了空間。
路透社引述上海安放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經理鄒旺的話說,發行此類債券雖然會負面影響價格,但這已經被計算在價格之內。
「此外,市場現在期待央行通過降息和降低準備金要求提供流動性支持,」鄒旺說。
彭博社引述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Mizuho Securities Asia)高級中國經濟學家Serena Zhou的話說,由於人民幣匯率持續受到壓力,北京當局很可能依賴財政刺激來拉抬內需。
根據超長期債券的規模,「我們懷疑這會對在岸債券利率市場造成重大的衝擊,」彭博社引述Serena Zhou的話說。
債務問題導致「百年一遇的大風暴」
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單位無力繼續支付債務利息。連鎖反應意味著許多地方缺乏資金來支付公共服務、醫保或養老金。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撰文《中國經濟舊模式大潰敗 注定一個時代已經結束》指出,中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模式到目前已經難以為繼。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錢基本都來自房地產,因為有了房地產,地方政府持有的土地和資產都在升值。地方政府用土地作為信用去借債修建基礎設施,但基礎設施的年限都很長,按理說用多少年就要收多少年錢,但現實中不是這樣,地方債是有年限的,不可能無限期借下去。
此外,地方債的利息也很高。中國財政部《關於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今年財政支出增幅排名第二的竟然是「債務利息支出」,增幅達到7.75%,規模為12746億元,意味著政府財政已經一步步的陷入債務深淵。但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規模更為驚人,利息支出規模並未在這份報告裡體現。
隱性債務是中國各地政府可讓其不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融資項目,但是,金融市場仍將其視為地方政府負債。目前,中國財政部沒有關於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的賬目。
並且,理論上基礎設施的收益和債務償還的時間不匹配。修建的資產不只是一屆政府使用,但資金卻要讓某一屆政府還,這屆政府肯定拿不出來後面幾屆政府的資金。所以長遠來看,政府的公共服務、特別是大型基礎設施服務維持不下去,債務一定償還不了的。
文章指出,發改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數年前曾偷偷做了一些調查,有兩個結論:1、中國大陸投資房地產修建的房屋足夠30億-40億人居住,而且還在繼續開發房地產;2、政府債務沒有一個主政官員想償還的,都是新官不理舊帳。
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瑞·達利歐(Raymond Thomas Dalio)此前在領英(Linkedin)上發表文章表示,中國若不解決債務問題,面臨一場「百年一遇的大風暴」。
他敦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減輕中國債務負擔,同時放寬貨幣政策,引導中國經濟渡過難關。「在我看來,這件事早在兩年前就應該做了,如果不做,可能會使中國經歷失去的十年」。
達利歐說,雖然信貸和消費能力的循環可以釋放出創造力和促成繁榮期,但往往也會催生貧富差距和大量債務。「當債務規模變得過大而無力償還、出現巨大的貧富差距,就會導致循環的逆轉。」
達利歐說,在中國,債務壓力與大國衝突、重大技術變革以及乾旱、洪水和疫情結合在一起,為這場百年一遇的風暴創造了登陸的條件。「區分習近平手中的牌和他選擇的出牌方式」也很重要。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此前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如果發行太多國債,財政赤字太高,可能會被國際信評機構降低信用評級,造成國債賣不出去,甚至資金外流,反而可能引爆中國的金融風暴。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