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出現5狀況快就醫 小心罹患了糖尿病(組圖)
一個人有沒有糖尿病,其實他的「腳」會先知道。(圖片來源:Pexels)
「糖尿病」讓不少病患深受其所苦,近年來更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5月6日透過臉書發文表示,有沒有糖尿病,其實你的「腳」會先知道。所以,如果發現腳出現了五種變化,就得要小心了!
黃軒在文中指出,必須要注意「雙腳的變化」,因為可以讓你瞭解到,自己究竟有沒有罹患糖尿病。若是出現以下五種情況,恐怕得要小心了:
1、雙腳麻麻的
黃軒表示,雙腳偶爾的麻麻感,可能是小事,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絕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長期血糖高企,恐會引發「糖病足」:讓腳部失去靈敏度。不只如此,雙腳還可能會感到灼熱或冰冷,甚至產生螞蟻在爬的錯覺,有時還對疼痛、溫度都麻木了。
此外,這些症狀可能會伴隨著其他症狀:下肢的麻木感、足部皮膚乾燥得如沙漠般、腳丫子冷得像冰塊、足部色素沉著、走路時出現的燒灼感或冰冷感、常出現螞蟻爬行的幻覺、完全感覺不到冷或熱的刺激。最嚴重的是,可能出現足部潰瘍和壞疽的風險。
2、腳底刺刺的
黃軒表示,如果走路期間腳底刺刺的、如同火燒般的痛,雖然休息片刻似能獲得緩解,但一開始走路,痛楚又繼續如影隨形。這種痛,恐怕是血糖長期偏高惹的禍,引發痛性神經病變,且痛感會在夜深人靜時更嚴重,醫生稱此為「間歇性跛行」。
走路時腳底刺刺的、像火燒一樣的痛,休息片刻似乎會緩解,這可能是血糖長期偏高惹的禍。(圖片來源:Pexels)
3、雙腳癢癢的
黃軒表示,腳部皮膚發癢(特別是「腳踝」附近區域)乾巴巴的,如同蠟做的一樣失去彈性,汗毛也不見了,皮膚顏色變得蒼白,還會出現色素沉著。這些恐怕是真菌感染的信號。
4、雙腳爛爛的
黃軒指出,如果血糖長期不穩定,可能導致腳部的血液循環變得不順暢,而當皮膚一旦受傷,就不容易好,很容易感染,甚至形成潰瘍。
5、腳趾彎彎的
黃軒表示,長期高血糖,恐導致肢體營養不足,肌肉變得瘦弱。當缺少了肌肉的堅實支撐與拉扯,腳趾可能會開始變形,形成了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彎曲的形狀。
針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忽略腳部的小變化,黃軒進一步指出,「腳跟」周圍的乾裂、「腳踝」出現搔癢,或「腳部皮膚」出現不尋常的顏色變化、發熱與脹痛,這些症狀都可能是糖病足的警訊!這些症狀往往來了又去,讓人覺得應該不是大問題,但這種忽視恐導致嚴重後果,包括足部潰瘍和壞疽的形成。如果雙腳經常出現這些問題,要及時告訴醫生,盡快就醫。
另外,除了上述的腳症狀之外,《Hello醫師》報導,糖尿病常見相關症狀還包括了:頭痛、頭暈、疲勞、口渴、頻尿、較易飢餓、體重莫名的下降、視力模糊、虛弱等等。
由於糖尿病沒有特定的患部,因此可能會讓首次就醫看診的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去找哪一科的醫生。其實,糖尿病基本上是看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假使缺乏相關門診掛號,可以先去掛內科或家醫科。
想要避免成為糖尿病患者,理應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其中包括:均衡飲食、維持適當體重、擁有運動習慣,以及需戒菸、避免吸入二手菸與飲酒過度。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有助於降低未來患上糖尿病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