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新中世紀時代:未來更加和平而非暴力(圖)

 2024-02-07 05:4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2023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喬.拜登在加利福尼亞州伍德賽德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週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2023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喬·拜登在加利福尼亞州伍德賽德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週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圖片來源:BRENDAN SMIALO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2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據VOX報導,喬.拜登總統政府於2022年發布的威廉亚洲官网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稱,世界正步入一個被稱為「大國競爭」的新時代,主要涉及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大國之間的競爭。該戰略指出,儘管不尋求新的冷戰,但世界正面臨一場意識形態驅動的競爭,使得難以避免將其與過去的冷戰相比較。

然而,是否冷戰是正確的比喻引起了爭議。烏克蘭領導人將普京的領土侵略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比,而有些「現實主義者」則認為當前的局勢更類似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夜。美國發現自己陷入兩個戰略時代,一方面在歐洲陷入大規模戰爭,另一方面,類似於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以及無人機和導彈技術的使用,揭示了新時代的不確定性。

蘭德公司的研究呈現了一個有趣的觀點,認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被稱為「新中世紀時代」的時期。該時代特徵為國家衰弱、社會分裂、經濟不平衡、威脅無處不在和戰爭非正式化。這種比喻要求我們超越20世紀的陳舊類比,而是更多地關注中世紀的特徵。

新中世紀的思考方式挑戰了我們對國際關係的傳統理解,因為在這個時代,國家不再是唯一的治理單位。這一概念並非新鮮,早在20世紀90年代,國際關係理論家就提出了類似的觀點。新中世紀主義解釋了冷戰後世界的複雜性,強調了跨國公司的崛起以及國家主權的相對減弱。

新中世紀的比喻也可以應用於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被描述為一個近乎中世紀的法院,具有現代官僚國家的外殼。在這個時代,國家不再擁有武力的壟斷,私人軍事承包商的興起預示著這個世界正向新中世紀的方向發展。

儘管世界正面臨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但與此同時,國家在許多方面顯得更加脆弱,無法動員人民應對共同威脅,也難以掌控國際環境。新中世紀時代的到來呼喚我們重新審視國際關係,適應這個時代的特徵,而不僅僅是套用過去的模式。

儘管理論上俄羅斯人可能支持普京所稱的「特別軍事行動」,但他們似乎並不像他們的祖父母在偉大衛國戰爭中那樣願意冒著生命危險。普京也沒有像斯大林那樣的能力,在不危及自己地位的情況下強迫服役。2022年秋,俄羅斯宣布「部分動員」,徵召約30萬人,但實際參戰人數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據估計可能達到70萬,有大量人選擇逃離戰場。

《普京的戰爭:從車臣到烏克蘭》一書的作者作者邁克.加萊奧蒂警告說,不要僅僅把這種不願為正義而死的現象視為俄羅斯的問題。他表示:「我最近與英國國防部的一位人士交談,他說,‘只有上帝知道如果我們不得不嘗試調用我們的預備役會發生什麼。’」近三分之一的英國人(18至40歲)表示,如果面臨入侵威脅,他們將拒絕服兵役。

烏克蘭戰爭揭示了大多數西方國家尚未準備好生產全面工業規模衝突所需的火力。發現烏克蘭一天發射的炮彈數量約為美國戰前一個月產量的一半後,美國不得不迅速增加炮彈產量。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夕,德國儲備的炮彈據估計僅夠進行兩天的激烈戰鬥。

烏克蘭可能成為證明這一規則的例外。這標誌著對20世紀中葉戰爭的倒退,但烏克蘭衝突清楚地表明,21世紀的國家根本沒有能力打這種戰爭。

加萊奧蒂表示:「要打全面戰爭,基本上就要變成專制社會主義制度。」他指出,現代國家不習慣採取這種做法。

在新中世紀的視角下,有助於分析中東當前錯綜複雜、相互關聯的衝突。中東是專制君主制仍然是主要權力參與者的少數地區之一。

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發起對以色列的襲擊事件導致中東地區危機不斷升級。被稱為「巴勒斯坦」的領土,包括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在地理上不連續,政治上分裂,並且在對其領土使用武力的壟斷方面不具有完全主權。伊朗「抵抗軸心」中的組織,如哈馬斯、真主黨、胡塞武裝、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什葉派民兵,在國際體系中佔據著某種中間地位。

真主黨是在黎巴嫩得到國際承認的政府中服務的政黨,也是該國部分地區事實上的執政當局,是一個與以色列作戰並代表敘利亞政權作戰的民兵組織,同時也是伊朗的附庸勢力。葉門胡塞武裝通常被稱為「叛亂分子」,並且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為葉門的合法政府,儘管他們控制著該國的首都。哈馬斯被伊朗視為投射地區力量的工具,但似乎經常獨立行動。在這個地區,地圖上的線條只能告訴你發生事情的一部分。

在新中世紀世界中,真正的世界大戰會是什麼樣子?蘭德公司的論文認為,在19世紀和20世紀,工業社會經歷了很強的「社會凝聚力」,包括「更強烈的集體目標感、共享文化和共同價值觀」。這種凝聚力通常以犧牲被社會歧視的族裔和性少數群體為代價,但也為社會和工業動員提供了可能性。

今天的情況並非如此。論文指出:「在中國和美國,社會秩序日益混亂,各國政府一直難以應對。結果是國家合法性進一步受到侵蝕。」儘管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雙方都沒有動員自己的公民對抗對方,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大規模動員的戰略似乎並不可行。」理論上的美中戰爭,很可能是因為臺灣問題,看起來完全不像美國人在過去50年甚至75年裡所習慣的那樣。即使是對臺灣戰爭的一種更為樂觀的模擬也預測,美國在三週內損失的軍隊數量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20年來的一半。美國軍隊現在越來越依賴由多代軍人家庭組成的「戰士階層」。美國人已經習慣了一個只有極少數人參與戰爭的世界:不到1%的成年人參軍,不到6%的人服役過。美國武裝部隊越來越難達到招募目標。

也許美國社會會「團結在旗幟周圍」,這似乎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但近年來,美國公眾對軍隊的信任度雖然仍然很高,但急劇下降,得克薩斯州與聯邦政府在邊境政策上的衝突等事件並不表明我們在20世紀所知道的全球衝突所需要的社會凝聚力水平。

乍一看,中國似乎已經做好了應對此類衝突的準備:一個種族相對同質的社會,一個強大的獨裁國家,幾乎沒有公眾異議。但是,蘭德公司的分析師認為,外表可能具有欺騙性。他們說,現代中國正在與「腐敗、瀆職和未能扭轉不穩定的不平等程度」作鬥爭,並訴諸暴力來平息新疆和香港等地區的不滿情緒。中國對這一流行病的「新冠清零」應對措施暴露出的社會壓力,包括罕見的公眾抗議和新一波的人口外流,引發了人們對共產黨是否有能力維持公開承諾,以應對一場致命且持久的全面抗擊疫情的能力提出了一些疑問。

蘭德公司將習近平的權力與毛澤東的權力進行比較,在毛澤東統治時期人民竭盡全力執行毛澤東的計畫,即使這犧牲了數千萬人的生命。相比之下,習近平很難做到。

分析人士表示,自20世紀70年代不幸入侵越南以來,中國就沒有打過一場戰爭,因此需要派遣100萬至200萬軍隊穿越臺灣海峽,才有希望佔領該島。即使成功,其部隊也可能會遭受重大損失。習近平真的願意將其政權的未來押在許多中國家庭願意為他的戰爭犧牲自己的獨生子女的假設上嗎?

未來幾年的大國競爭將「與過去兩個世紀的巨大鬥爭毫無相似之處」,並且「如果中美競爭升級為敵對行動,國家的軟弱將嚴重限制它們的選擇。由於無法動員社會進行全面戰爭,雙方可能會通過代理人衝突或在對手的祖國挑起政治動盪來進行戰鬥。」

封鎖臺灣,切斷其糧食、能源和其他重要供應,將非常符合新中世紀主義的精神,讓人想起幾個世紀前的圍攻戰術。

在主要工業強國的國家領導人普遍不受歡迎的時代,新中世紀主義似乎也是一個合適的框架。人們越來越懷疑現代國家應對氣候危機、地緣政治不穩定、金融波動、人口下降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快速發展等因素的能力。應對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複雜挑戰,一些評論家將其稱為「多重危機」。世界各地的武裝衝突數量和衝突中的傷亡人數在經歷了多年的下降之後似乎明顯上升,這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發人深省的現象。

然而,儘管新中世紀世界的概念可能會讓人想起霍布斯式的所有人對抗所有人的戰爭或瘋狂的麥克斯式的無政府狀態,但該術語的許多擁護者並不那麼悲觀。相反,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菲利普.塞爾尼預測,新中世紀世界將是一個「持久的混亂」世界,其中一些權力從國家行為體分配給非國家行為者,但關鍵問題和全球挑戰仍然可以得到解決。黑暗時代並不總是黑暗的。

塞爾尼指出,歐洲的中世紀時代「是社會、經濟和政治日益發展的時代」,也是「社會、經濟和政治不斷發展的時代」。」新中世紀主義「幫助人們理解一個沒有秩序的世界,但它並沒有崩潰,」麥克法特說,「我越來越認為,這就是21世紀的樣子。」

蘭德公司的希思對中美潛在衝突風險的描述表明,新中世紀世界實際上可能更加和平,而不是變得更加暴力,或者至少是一個強國在其發動所有戰爭的能力方面受到更多限制的世界。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新中世紀主義無法解釋的一個因素是核戰爭,它可以讓領導人以更少的努力造成更高程度的破壞。如果領導人無法動員社會或工業部門打全面戰爭,按下核按鈕可能會變得更有吸引力。新中世紀主義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未來的戰爭將如何開始,但今天的領導人比400年前擁有更多的火力來結束戰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